【期货精选】
金融稳定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银保监会: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
国家发改委: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实现明年好的开局
国家统计局: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国家移民管理局:明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印尼下调2023年1月1日至15日的毛棕榈油参考价格
大商所发布关于加强2023年元旦节休市期间风险管理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推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市场走势】
【宏观资讯】
金融稳定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金融稳定法草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该草案共六章四十九条,主要规定涉及建立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化解机制,明确金融风险处置职责分工和后备资金来源,充实金融风险处置措施等方面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会议强调,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 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全年经济保持增长,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平稳,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新华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4省市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视频连线工作会议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12月2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视频连线工作会,听取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4省市相关工作情况介绍。会议要求,4省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抓住时间窗口,扎实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狠抓任务落实,统筹推进保交楼、稳就业、保供稳价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以赴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实现明年好的开局。
银保监会: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 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近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要求,坚持“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加快推进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化险。前瞻应对信贷资产质量劣变风险,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落地。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国家统计局:2021年GDP现价总量最终核实为1149237亿元 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3个百分点。
国家移民管理局:明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国家统计局: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79.6亿元,同比下降3.6%。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049.7亿元,同比增长0.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412.0亿元,下降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378.5亿元,下降7.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636.9亿元,下降7.9%。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实施“乙类乙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央视新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阴性者可来华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27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27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详情查看)
中方是否从下月开始发放旅游签证?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说,中方发布了关于中外人员往来的新措施,这是否意味着中方从下个月开始发放旅游签证?你能否证实?汪文斌表示,目前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科学动态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为不同目的来华的各国人士提供便利。(央视新闻)
大商所发布关于加强2023年元旦节休市期间风险管理的通知
2023年元旦节休市期间,我所各品种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水平保持不变。请各会员单位做好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工作,加强市场风险防范,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交通运输部:国际道路客运将逐步有序恢复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逐步有序恢复国际道路客运工作方案》,明确自2023年1月8日起,调整公路口岸国际道路运输“客停货通”政策,在公路口岸恢复客运出入境服务后,逐步有序恢复国际道路客运服务。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等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来华乘客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按规定落实乘客乘坐交通运输工具实名制管理,行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从业人员落实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实施症状管理上岗,密切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必要时可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恢复健康后正常返岗。
交通运输部: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交通运输部印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
上证报:专家看好明年中国自主定价商品反弹
业内认为,明年美联储缓慢加息或给商品价格向上修复的机会,但欧美经济衰退制约产业需求,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博弈空间。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认为,2023年欧美经济陷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全球经济错配仍然存在,商品走势或将继续分化。具体来看,中国自主定价的商品将有反弹条件,而全球定价的商品将维持弱势运行。疫情的不确定性仍是2023年商品市场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欧美央行的紧缩政策导致局部或系统性金融危机概率不断上升,资产对冲仍是2023年的关键词。
【黑色系期货】
今年1至11月内蒙古煤炭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2.1%
近日《内蒙古煤炭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2)》正式发布。指数运行结果显示,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煤炭价格指数呈现“先震荡上涨,再平稳运行”的态势。据悉,内蒙古着力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稳定煤炭供应。目前,全区煤炭生产企业年计划产量的85%、发电供热企业年用煤量的100%、核增产能煤矿新增产量部分已全部签订中长期合同。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今年1至11月,内蒙古煤炭产量10.7亿吨,占全国的1/4以上,同比增长12.1%;外调量6.4亿吨以上,供应范围覆盖全国2/3以上省份。
【农产品期货】
近期蛋价快速下跌 多地跌至成本线以下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从12月22日开始,全国蛋价进入了急速下滑通道。截至12月26日,仅仅4天的时间全国主产区均价跌至4.36元/斤,较12月22日下跌0.47元/斤,跌幅9.73%;较月初主产区均价相比,跌幅更是达20.15%。截至目前,河北、四川、云南、重庆、山西等地蛋价均已跌至4元以下,进入3元时代。
农业农村部:推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12月27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立足今后5年、面向2035年、描绘2050年,明确分阶段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方案,推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谋划一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政策抓手,强化政策举措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出台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政策文件。
2023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274.7万亩,同比减少153.4万亩
为进一步掌握2023年中国棉花种植意向,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2022年11月中下旬展开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样本涉及14个省(自治区)、46个植棉县(市、团场)、1700个定点植棉信息联系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274.7万亩,同比减少153.4万亩,减幅3.5%,其中,新疆意向植棉面积为3627.4万亩,同比小幅减少63万亩,减幅1.7%。(中储棉信息中心)
2022年第49周生猪及猪肉价格环比下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2月5日—12月11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3.31元/公斤,环比下降2.7%,同比上涨24.4%。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30.29元/公斤,环比下降2.4%,同比上涨22.9%。
Conab公布第三次巴西糖产量预估数据
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估,2022/23榨季糖产量预计为3637.26万吨,上一次调查的预估为3389.33万吨。2022/23榨季甘蔗产量预计为5.983亿吨,上一次调查的预估为5.729亿吨。
印尼将2023年1月1日至15日的毛棕榈油参考价格下调至858.96美元/吨
据外媒报道,印尼经济事务统筹部副部长Musdhalifah Machmud周二表示,印尼计划将2023年1月1-15日毛棕榈油参考价格定在每吨858.96美元。这一参考价格将使该期间的出口关税为每吨50美元,出口专项税为每吨90美元,与目前的水平持平。12月16-31日的参考价格为每吨871.99美元。印尼商务部尚未发布官方文件说明参考价格。
SPPOMA:12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减少4.31%
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减少4.42%,出油率增加0.02%,产量减少4.31%。
AmSpec:马来西亚12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2.3%
据马来西亚独立检验机构AmSpec,马来西亚12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226966吨,较11月出口的1199383吨增加2.3%。
SGS:马来西亚12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2.62%
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数据显示,预计马来西亚12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224122吨,较11月出口的1192881吨增加2.62%。
民间出口商报告对日本出口销售17.75万吨玉米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数据,民间出口商报告对日本出口销售17.75万吨玉米,其中7500吨于2022/2023销售年度交付,剩余的170000吨于2023/24销售年度交付。美国玉米的市场年度始于9月1日。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0.2%,创历史新高
今年新疆棉花产量539.1万吨,较上年增加26.2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持续提升,达到90.2%,创历史新高。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
Anec:下调巴西12月大豆出口量预测至171.5万吨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周二表示,预计巴西12月大豆出口量为171.5万吨,之前一周预估为175万吨。预计巴西12月豆粕出口量为150.4万吨,之前一周预估为152.3万吨。预计巴西12月玉米出口量为619.1万吨,之前一周预估为657.9万吨。
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报告
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753085吨,前一周修正后为1963322吨,初值为1619850吨。2021年12月2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751353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27132746吨,上一年度同期29178272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1073756吨大豆,前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1109604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61.25%,上周是68.50%。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报告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856606吨,前一周修正后为826955吨,初值为743420吨。2021年12月23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954488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累计为8842530吨,上一年度同期12306924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玉米出口检验量为277964吨,前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的玉米出口检验量为415944吨。当周美国对华玉米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32.45%,上周是55.95%。
【能化期货】
俄自然资源部:今年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将增加675亿立方米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部表示,得益于地质勘探和开采,2022年俄罗斯石油和凝析油储量将增加6亿吨,天然气储量则将增加675亿立方米。该部指出:“地质勘探工作的数量、准备开发油田的速度和生产水平保持不变。已颁发许可证的相关义务正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全面履行。”
普京签署法令 禁止向遵守西方价格上限的客户供应石油
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令,以回应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的价格上限。这份发布在官方数据库上的文件规定,如果合同中规定了价格上限,则禁止对其销售俄罗斯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但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对这一禁令做出例外决定。
【今日重点数据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