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早高峰-音频版】
宏观要闻
1.工信部表示,预计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防科技工业、烟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2.商务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要求,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
3.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上海坚持以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凝心聚力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持续强化。原油期货、“沪伦通”等创新产品和业务推出,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落地,“上海金”、“上海油”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
4.针对近期少数国家对中国公民实施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自即日起,对韩国、日本公民暂停签发口岸签证,暂停韩国、日本公民来华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5.工信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住重点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深化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适老化家居产品和生活用品供给。
6.据看看新闻,1月11日,上海市人大代表、国药控股总裁刘勇在上海两会现场表示,全球首款获批口服新冠药莫诺拉韦胶囊由国药代理,已于今日通过首次进口的药品检验,预计本周五在国内上市。
全球期货市场异动
1.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夜盘涨跌不一。低硫燃料油(LU)涨超3%,沥青、沪锡、国际铜、纯碱、沪铜涨超2%。跌幅方面,沪镍、橡胶跌超1%。
2.国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CBOT农产品方面,CBOT玉米涨0.15%,CBOT豆粕涨1.26%,CBOT小麦涨1.09%,CBOT豆油跌0.82%,CBOT大豆涨0.61%。 LME金属方面,伦铜涨2.88%,伦铝涨0.95%,伦锌涨1.57%,伦铅跌0.95%,伦镍跌5.52%。
黑色系热点资讯
1.工信部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23年要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优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项目,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2.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金湘军就做好今年能源保供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扎实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和新增产能核增。二是确保电力和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三是全力做好能源运输保障。四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五是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六是强化责任落实和监测调度。
3.找钢网公布截至1月11日库存分析:建材产量300.01万吨,周环比减24.85万吨,降7.65%;年同比减33.72万吨,降10.10%。建材厂库287.91万吨,周环比增9.36万吨,升3.36%;年同比增71.79万吨,升33.22%。建材社库365.30万吨,周环比增31.56万吨,升9.46%;年同比增23.52万吨,升6.88%。
4.1月11日,SMM统计的高炉开工率为90.9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1.98%,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20.04万吨,环比上升1.42万吨。估算全国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61.96万吨,环比上升1.7万吨。
5.据钢谷网消息,全国建材数据显示,社库620.86万吨,较上周增加66.21万吨,上升11.94%;厂库402.59万吨,较上周增加35.83万吨,上升9.77%;产量363.06万吨,较上周减少19.83万吨,下降5.18%。
农产品热点资讯
1.商务部表示,决定自2022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裁定,如果终止反补贴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的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干玉米酒糟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
2.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寒潮防范应对确保蔬菜稳产保供的通知》,部署蔬菜防灾减损稳产保供工作。指导大中城市健全应急保供机制,完善应急保供生产、运销主体名录,提前做好供需对接、运力储备。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升流通效率。
3.市场消息称,印尼将1月16日至31日的毛棕榈油进口参考价定为920.57美元/吨。此前1月1日至15日毛棕榈油参考价格为858.96美元/吨。
4.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数据显示,预计马来西亚1月1—1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262201吨,较上月同期出口的473086吨减少44.58%。
5.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减少11.99%,出油率增加0.07%,产量减少11.62%。
6.据四川发改委监测,截至1月5日,四川省平均猪粮比价为5.66:1,进入《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建议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7.印度对外贸易总局表示,印度修改了对进口豆油的关税配额规则(TRQs)。关税配额规定的豆油进口最后日期为3月31日。印度将从4月1日起停止免税进口豆油。印度将在2024财年继续免税进口葵花籽油。
8.巴西蔗糖行业协会(Unica)周三称,12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糖产量达到16.5万吨,上年同期为0.0万吨。乙醇产量为3.22亿升,上年同期为1.68亿升。甘蔗含糖量为143.52公斤/吨。45.96%的蔗汁用于制糖,上年同期为0.00%。
9.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数据,民间出口商报告对未知目的地出口销售12.4万吨大豆,于2022/2023销售年度交付。美国大豆的市场年度始于9月1日。
10.据Wind数据,截至1月10日,全国豆油港口库存为56.05万吨,上周同期为52.6万吨,环比增加3.45万吨。
11.今晚21:30 USDA出口销售报告数据前瞻:截至2023年1月5日当周,预计美国2022/23市场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料介于50-120万吨,玉米出口净销售料介于30-100万吨,小麦出口净销售料介于7.5-45万吨。
能源化工热点资讯
1.据外媒报道,一位官员透露,G7的目标是针对俄罗斯精炼石油产品设计两种价格上限,分别适用于价格高于和低于原油的产品。欧盟势将在2月5日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成品油,并对其向第三国出口设置价格上限,这将特别影响到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G7国家和欧盟仍在就确切的机制和价格水平进行谈判。
2.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研究认为,欧盟的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制裁每天令俄罗斯损失1.6亿欧元或1.72亿美元,如果从2月5日起将限制扩大到精炼产品,损失的收入将上升到每天2.8亿美元。目前,俄罗斯的主要原油销售价格已经低于国际价格的一半。该研究组织表示,欧盟应该寻求进一步收紧限制,将价格上限从每桶60美元进一步削减至25至35美元,这仍将高于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和运输成本,但将使该国的石油出口收入每天至少再减少1亿欧元。
3.EIA原油报告显示,美国至1月6日当周,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896.1万桶至4.4亿桶,增幅4.51%,增幅为2021年2月6日当周以来最大。01月06日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减少80.0万桶至3.716亿桶,降幅0.21%,为1983年12月2日当周以来最低。
4. 据市场消息,美国自由港液化天然气公司可能再次推迟重启得州工厂至2月。
金属热点资讯
1.据SMM调研,河南某冶炼厂新增精炼锌生产线,年设计产能15万吨,锌锭于近日陆续出炉,目前产量100余吨/天,以1#锌锭为主,设备陆续调试,预计年后产量可以达到300-400吨/天。
2.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即将与印尼政府达成一项在印尼建厂的初步协议,马斯克一直希望能够利用印尼国内关键金属的储量来制造电池。如果建成,这家工厂每年将生产多达100万辆汽车。
3.淡水河谷CEO巴托罗梅奥表示,在与从汽车制造商到主权财富基金等各方进行谈判后,该公司已收到多份收购其贱金属业务股权的报价。他预计,该部门的规模可能会比这家巴西矿业集团本身“更大”。
4.三位知情人士称,因怀疑该交易所是否有能力在该时段有序运作市场,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阻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重启亚洲时段的镍交易。
夸夸“期”谈——品种交易逻辑大揭秘!
1. 生猪期货大跌,后市交易策略如何布局?
国泰君安期货表示,生猪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近月合约大幅下跌。1月11日最低可交割价格触及12500元/吨,跌破前期低点,LH2303合约大幅跟跌。春节将至,养殖端出栏窗口期缩短,节后存在季节性消费淡季预期,且现货价格跌破肥猪饲料现金成本,继续压栏赌价意愿较低,预计节前肥猪抛售积极性维持高位,现货价格持续承压。然而,12-1月以来,屠宰量不断增加,出栏均重于1月出现加速下降迹象,且饲料销量数据明显下降,印证当前去库存仍在持续;此外,节后通常为冻品入库高峰期,若部分肥猪库存后置至节后,屠企入库意愿提升,现货价格存在支撑。因此,现货弱势将导致近月合约弱势调整,远月合约可交易去库存后的上涨预期,预计3-5月价差存在继续走扩空间。
2. 乙二醇价格近两日走强,原因为何?
光大期货分析认为,近期在化工品大幅回调的背景下,乙二醇表现较为坚挺。装置方面,卫星石化180万吨/年的乙二醇目前负荷在6成附近,据悉工厂5月份开始一条90万吨的乙二醇装置将计划转产,这也是乙二醇价格近两日走强的主要原因。并且,前期低价触发下游大幅的备货,导致乙二醇港口库存小幅去库,而当下乙二醇无论油制还是煤制,利润依然深度亏损,估值处于绝对低位,昨日盘中上涨超3%,短线或仍存在一定的反弹驱动。
需求方面来看,聚酯长丝、瓶片装置继续有新增检修,短纤局部产量微调,整体聚酯开工及产量继续低位盘整,截至1月6日,聚酯开工负荷67.5%,周度小幅上升1.5%。不过终端方面,江浙开工基本进入春节放假状态,终端开工继续下滑,加弹、织造、印染分别下降12%、11%、8%,需求现实依然偏弱,对后市消费复苏的预期将继续左右乙二醇价格。
【今日重点数据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