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提交给欧盟领导人的文件显示,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欧盟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方面对中国的依赖,可能会像俄乌冲突前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样。
10月5日,欧盟领导人会议将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据路透报道,这份文件是由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起草的,届时它将成为此次会议上讨论欧洲经济安全的基础。
出于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的担忧,欧盟领导人将讨论相关建议,减少欧盟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以及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英国媒体《卫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14日,欧洲议会以515:34的投票比例,同意实现锂和硅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据悉,这项提案将确保到2030年,任何原战略材料的供应,从单一国家的进口不能超过65%,以减少锂、硅原材料对外部的依赖。
《卫报》认为,虽未点明,但中国是该法案中的主要目标。锂和硅是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所需要的关键材料,欧盟当前严重依赖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的上述原材料供应。
考虑到太阳能风险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欧洲当前迫切需要找到储存能源的方法,以求实现到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此次由西班牙政府起草的文件指出,
“这将使我们对锂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需求猛增,预计未来几年将增长10至30倍。”
尽管欧盟在电解槽制造环节的组装阶段占据强势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但它在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方面严重依赖中国。该文件强调,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欧洲能源生态系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与俄乌冲突之前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在性质上会有不同,但严重程度会是相似的。”
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21年,即俄乌冲突爆发的前一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其消费总量的40%以上、石油进口占总量的27%、煤炭进口占46%。之后,随着暂停了从俄罗斯购买大部分能源,欧盟能源价格遭受冲击,消费者通胀飙升,迫使欧洲央行大幅加息,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文件还指出,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并非欧盟唯一脆弱的领域,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数字技术领域……预测表明,传感器、无人机、数据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数据传输网络等数字设备的需求将在这十年中急剧上升。……欧盟在后者方面拥有相对强势的地位,但在其他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弱点。”
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这种对外国的依赖可能会严重阻碍欧洲工业和服务业迫切需要的生产力提升,并可能阻碍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农业系统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