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迪拜召开,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受到广泛关注。
多地气温再创同期新高
近期尽管北半球多地已经大幅降温入冬,但各地气温均出现历史同期最高的情况,也让人们切身体会到气候变化。在我国,湖南省12月7日省内最高气温高达26℃。11月初,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出现大面积超过气温30℃的区域,山东临朐最高气温32℃,不仅是当地11月历史上首次超过30℃,且大幅超越历史极值。而在海外,如西班牙等地,进入10月仍持续夏季热浪,多地高温打破近100项纪录。
“全球变暖”场景预期
全球变暖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未来气温还会升高多少?专家们给出了几个预测场景。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1年提出了关于5个关于气候变化的不同场景——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线SSP。SSP包含的五种情景是:SSP1:绿色之路;SSP2:中性路线;SSP3:坎坷路线;SSP4:路线分歧;SSP5:大力发展化石燃料。
在IPCC看来,基于当前全球碳排放政策,最可能出现的场景是SSP2中性路线。在这样的场景下,温室气体排放在2050年前仍将维持当前水平,此后会逐渐下降,到2100年才能实现碳中和。
2050年升温地图
在这样的场景下,美国气候数据分析组织“伯克利地球”对2050年全球各地的平均气温升高程度做出了预测。该组织预计到2050年,全球各地的平均气温将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2.75℃。升温幅度最大的蒙古,将比此前“热”3.76℃,升温幅度最小的是新西兰,到2050年天气可能比此前“热”2.02℃。
全球变暖的危害与改善的机遇
2022年IPCC的研究报告显示,从格陵兰冰架融化到珊瑚礁遭受破坏,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已经达到历来模型推演中最高值的一端,也比IPCC此前评估的速度快得多。当前全球约40%人口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面前“受害风险最高”。在非洲,按照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轨迹,约30%的玉米产区将面临绝收,大豆则是约50%。
气候变暖将使得海平面上升,这将直接威胁沿海地区的城市。但IPCC的研究人员也指出,虽然受害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就是沿海城市居民,但可以透过在沿海城市的发展来改善环境。因为城市在扩张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与楼宇建设。这有望为数以百万计人口减少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破坏。
更多财料趣图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