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大事】
从昨天开始山东半岛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今天(12月22日),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在渤海辽东湾20%的海面被海冰覆盖。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目前天气对山东、辽东湾的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山东北部海域的潍坊、东营、滨州、烟台等港口部分航段受到海冰影响,其中潍坊寿光港港池、小清河航道海冰冰层绵延数海里,最厚处约10厘米,小清河航道成了“冰道”;东营辖区广利港区有成片浮冰,最厚达20厘米,黄河口水上旅游区黄河河道有大量淌凌,所有游船已于12月13日全面停航。其余海区受海冰影响较轻,暂未对海上交通安全产生影响。(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2月21日,希腊国防部长尼科斯·登迪亚斯宣布,希腊将派出一艘海军护卫舰,参与美国主导的红海护航行动。(央视新闻)
12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表示,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维护该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一贯主张维护国际水道安全,反对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我们认为,各方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都应为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发挥建设性负责任的作用。(央视新闻)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近日集运指数期货走高主要是受海外市场风险外溢所致,其中,亚欧航线风险事件是国际海运航线受阻的导火索,短期来看,指数期货仍有走高可能。从多家期货公司处获悉,由于近日商品市场部分品种波动较大,已有部分客户出现穿仓情况,但穿仓金额和客户数量并不多,加之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风控措施,整体风险可控。(证券日报)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和船东正努力加强中东地区一条全球贸易大动脉的安全,目前有100多艘船只开始绕道非洲,以避免遭到民兵组织胡塞武装的袭击。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楼周一公布的“繁荣卫士行动”(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计划与至少6个盟国一道,为商业航运建立一条安全走廊。执行该行动的是一支经过强化的红海海军特遣队。其目前的计划是让北约海军舰艇提供屏障,抵御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而不是护送商船通过曼德海峡。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表示,多个国家的船只和飞机正在并将继续与美国一道进行海上监视,并采取适当的防御行动,保护商船免受胡塞武装的威胁。不过一名美国官员说,该计划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
记者从全球第一大海运货代德迅集团方面获悉,目前已有多家船公司的部分船舶选择绕道好望角,其中包括地中海航运、马士基、中远海运、东方海外、赫伯罗特、达飞轮船、ONE、现代商船、万海、阳明航运、尼罗河航运、美国总统轮船等。近日,多位货代公司告诉记者,已陆续收到多家船公司更新的即期市场运价报单,明年1月初多条欧洲航线以及地中海航线的运价,与12月底相比已实现翻番。(澎湃)
【航运产业链全景图以及价格影响因素一览】
据光大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包括以下方面:
1. 供应端:主要是运力的变化,包括船队规模和船队周转以及集装箱规模等。
①运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船队规模的影响,而船队规模变化关注的指标包括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由于造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因此集装箱市场供应端弹性较低,通常滞后于需求波动。
②船队周转是影响短期运力的重要因素,船队可以通过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方式来进行运力管控。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平均航速整体下降,今年上半年大箱船平均航速同比下降3-5%。
2.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
①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通胀水平来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从而传导至集装箱贸易需求。
②库存周期也强化了集运需求的变化。随着需求的逐渐放缓,欧美进入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阶段,目前美国零售商库存总量、同比增速以及库销比均处于历史高位,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动能的恢复。
③集运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表现,欧美9月返校季和11-12月感恩节和圣诞节假期是欧美集装箱需求的旺季,对于贸易量有显著边际提升。
④运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运距短期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极端天气以及运河搁浅/拥堵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长期来看主要跟随产业链转移和贸易格局的改变而变化。一般而言,平均航距的拉升会有效支撑运输需求,从而推升运价水平。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概况】
截至12月22日15点收盘,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收涨14.99%,再度封涨停板,报收1391.2点,持仓日内减少394手至13.45万手。
【集运指数(欧线) 主力合约 持仓龙虎榜】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集运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1520手,处于净空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4336手有所减少。前20席多头增持2594手,前20席空头增持1330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增仓4190手,其中多头增仓2000手,空头增仓2190手。
【机构研报对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深度解读】
一德期货:一旦盘面情绪过热消退,注意溢价回吐风险(看多)
后市来看,按照本周一公布的SCFIS指数对应比例计算,目前主力合约价格已经反映了当周现货基本面的情况,短期在地缘冲突影响和部分船公司1月第二轮涨价行为双重加持下,EC走势依旧偏强。据目前消息称,美国已联合多个西方发达国家组建“多国联合护航行动”,停航风险有所降低,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红海局势变化,一旦盘面情绪过热消退,注意溢价回吐风险。策略上,短线多单谨慎持有,注意把控交易节奏和风险控制。后期1月涨价落地情况仍需继续观察基本面的供需配合情况。
新世纪期货:若主力合约后市持仓继续堆积,多头走势不变 (看多)
关注后续绕航情况,若情况持续至明年,则可能影响船司长协价格,目前持仓量超过13万手,持仓量处于较为健康的区间,若主力合约后市持仓继续堆积,多头走势不变。短期策略:EC2406合约1150-1200可尝试轻仓试空(设置好止损),主力合约不建议布空。关注市场消息,一旦出现缓和盘面随时可能回落。 中期策略:周一指数公布后可以判断前期的涨价消息现货市场已经消化大部分 (涨幅较小) ,关注绕行持续时间,单边建议在市场定调前建议多看少动或考虑跨月价差行情。
正如我们之前报告分析的,11月以来市场交易的重心转变为船公司涨价后,此次红海黑天鹅事件对这波年末翘尾行情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维度都会有进一步扩大的影响,关键问题就在于究竟会到什么程度。
毫无疑问船公司之间的囚徒困境已经被前几轮的集体涨价证明达到了“最优均衡”,因此在MSK前几日再次公布于明年1/15进行1月的第二轮涨价后,其他公司预计会纷纷跟进。在北欧航线装载率在95%的高位水平上,叠加春节假期造成的1月出货小高峰,新一轮的涨价依旧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另外,从船期的角度来说,由于绕行造成的运力流失是不可逆的且会在原来往返约80天的基础上再增加9-11天的时间,运力流失的影响很可能会延续至3月,再加上后续供应链流动性受损的影响,我们至少在2月的春节假期结束后依旧能看到高运价的存在,SCFIS在本月突破1000后向1300位置冲击并将在千点平台之上立稳脚跟。不过,在接下来的3月和4月,站上高位的运价就将受到大量交付运力的下行压力以及需求淡季货量不足的双重攻击了,届时船公司的运力控制措施(2023年北欧航线17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的闲置运力占比为3.4%,比2022年增长了1.6%,而预计2024年全球集装箱运力增长率约为8%)或也难以扭转运力过剩局面,反转行情或从此开始。
马士基等巨型船东公司将航线全部改道好望角,航线成本增加、耗时至少增加10天,且近期大幅挺价。巴以冲突再次升级且胡塞武装宣布袭击所有红海境内开往以色列的船只,苏伊士运河两岸风险巨大。国际油价止跌趋势已显,中东产油及运输量再度降低,委内瑞拉与巴拉圭紧张影响了墨西哥湾内的石油生产及航线安全。整体来看,动态风险因素波及时间至少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结束。相对来说,今年进博会召开后我国进出口总量及规模预计仍以小幅增长为主,欧洲经济低迷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缓和(至少在贸易总量上得到恢复)。因此,短期没有任何有力因素阻止船东公司涨价,且航线改变后成本核算会抬升到新的价格平台。短期看多因素强烈。
【未来关注的风险因素】
1. 运力变化。
2. 船运周转: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
3. 船队规模: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
4.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