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可谓是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的一年。先是银行业危机袭来,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纷纷破产引爆市场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重现的担忧。
在国际纷争方面,除了去年已在进行的俄乌冲突,今年更是引爆了巴以冲突,并也一度让市场产生“石油大禁运”重袭的恐惧。
此外,为了控制通胀,是否会加息以及何时将降息的美联储也持续吸引着市场的眼球,市场年内多次押注美联储将“提前转向”,并多次被“打脸”。
美股方面,由ChatGPT掀起的AI热席卷华尔街,或是因为一些权力争斗以及对AI的担忧,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内部更是引爆了一场“宫斗”。
对于2024年,华尔街大部分分析师均预计这将是相对好的一年,美联储也将踏上降息之路。回顾今年,这十大财经新闻头条值得留意。
今年,美联储已累计加息100个基点,不过,该央行上一次加息还是在今年7月。
尽管加息节奏较2022年有所放缓,但联邦基金利率仍然维持在高位,目前处于5.25%-5.5%的22年来新高。
美联储官员也死守“更高更久”的观点,并导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10月一度涨至5.01%的16年来新高,美元指数也一度在10月冲上113的高位。
但在今年最后一场利率决议上,鲍威尔送出“圣诞大礼”,称降息已进入官员们的视野之中。此外,从点状图来看,美联储官员们更是暗示将在明年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
随着市场积极定价美联储将于明年降息,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跌破4%,美元指数也离100大关不远。
尽管美联储在2023年继续加息,但在央行购金潮、银行业危机以及相关地缘政治事件的刺激之下,黄金整体维持上行势头。
在10月份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金价就持续上涨,但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月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意外“放鸽”之后,金价在12月4日猛然刷新历史新高,至2144美元/盎司。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已经盘整了三年,这也是其三年来首次上破2100美元大关。
市场不少分析师认为,如果市场对美联储将于明年3月降息的预期成真,所有风险资产不可避免地将创下历史新高,包括黄金、股票以及石油等。
瑞银认为,实际利率仍是金价后市的主要驱动因素,该行研究指出,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每下降100个基点,黄金就会上涨11%,但当每月涨幅相同时,黄金只会下跌4.2%。
因此,如果未来一年美国实际利率下降,黄金有望受益。此外,瑞银发现,当实际利率低于1.25%并继续下降时,金价涨幅甚至会更大,达到14%。
世界黄金协会在2024年的展望报告中指出,对于明年的金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软着陆或不着陆的情况可能导致明年黄金的平均表现持平或偏弱。然而,这一次还有两个因素对黄金有利。一是风险事件频频出现。2023年有两个重大事件风险——硅谷银行破产和巴以冲突。风险事件在今年为黄金的表现贡献了3%至6%的涨幅。在全球(包括美国、欧盟、印度)发生重大动荡的一年里,投资者对投资组合对冲的需求可能会高于正常水平。
二是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此外,过去两年,央行的购买量推动金价表现超乎预期。世界黄金协会估计,央行的过度需求将使金价上涨10%或更多。而且央行可能会继续买入黄金。即使2024年没有达到与前两年相同的创纪录的购金量,世界黄金协会预计任何高于趋势的买入(即超过450-500吨)都应该会为黄金提供额外的提振。此外,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并非微不足道。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将为在投资组合中保持黄金的战略配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美联储加息的重压之下,美国地区银行在今年春季接连暴雷,破产的银行规模之大,形势的危急堪称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首次。
今年3月,加密货币友好银行Silvergate Bank首先破产。
3月8日,硅谷银行突然宣布筹集22.5亿美元资金,以弥补债券投资亏损,这牵引到了市场脆弱的神经,其客户纷纷提取存款。
3月9日,该行母公司暴跌六成,创20多年来最大跌幅,投资者和储户总计提取了420亿美元存款,使该行的现金余额跌至负9.58亿美元。
3月10日,该行母公司股价在美股盘前再度大跌并停牌,美国政府介入,并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移交给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布硅谷银行已倒闭。
短短3天内,一大银行业巨头就此倒下,这无疑促使储户们提取自己的存款,更何况在美联储加息之下,货币市场基金的回报更高。
在当周周末,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紧随其后宣布破产。
5月1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发声称已接管第一共和银行,并接受摩根大通的收购。若全部加起来,约等于美国在两个月内倒闭了四家银行。
但这场危机恐怕还难言结束,受到美联储加息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美国商业房地产行业仍处低迷状态之中,这有可能成为美国银行业接下来的“危机引线”。
若言利率攀升是美国地区银行危机的“导火索”,那安然度过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洲“百年老行”瑞士信贷的破产原因就更错综复杂了。
在近几年,瑞士信贷就因一连串的丑闻、违法问题以及管理层的交替而饱受打击,到了2023年,这一百年大行终于“扛不住了”。
在饱受丑闻和重大财务损失的打击之下,瑞士信贷股价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一蹶不振,而爆出该行参与相关洗钱活动、在“世纪大暴仓”中大幅亏损之下,投资者的信心已被不断瓦解。
在硅谷银行破产后,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对于“瑞信濒临倒闭”的谣言再度四起,原本信心就不足的客户纷纷提取存款,并导致了一波“挤兑风暴”。在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排除进一步注资的可能性后,危机更一发不可收拾。
在2007年,瑞信的股价涨至历史最高,为每股96瑞郎,而到了2022年底,该行股价已经跌至每股2.76瑞郎,2023年6月被瑞银收购时,瑞信每股股价仅为0.8瑞郎。
瑞士国家银行并非一开始就想着让瑞信倒闭,其为瑞信注入大量流动性设法避免该行的倒闭。截至2023年3月底,在与瑞银合并之前,瑞信总共接受了1680亿瑞郎的援助。
但好景不长,即使在大额注资之下,投资者信心依旧急速向下,瑞士央行曾考虑让瑞信收归国有,但这一方案被财政部拒绝。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最终提议让瑞银收购瑞信,而这就是最后的结局,至此,一代百年老行就此落下帷幕。
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自去年年底问世后,便引爆了一场人工智能(AI)热潮。
其中,AI芯片大厂英伟达(NVDA.O)可以说是最大受益者,其在美国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名一度升至第五名,达到1.2万亿美元。微软(MSFT.O)也因大举投资OpenAI而搭上了这班“顺风车”。
ChatGPT无疑激发了科技行业对大模型开发的兴趣,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不甘落后,并纷纷研发并推出了自己的AI,而这一热潮也难免蔓延至资本市场,在美联储加息下较为疲弱的美股也因AI概念大幅上涨,美股“七巨头”带领美股狂飙,并使得空头们“大跌眼镜”。
但对于AI,这一先进科技对人类就业以及安全方面的问题仍在持续引发公众的讨论和研究。欧盟在12月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第一个针对AI的完整规范法案。
此外,据悉因为AI的安全问题,OpenAI内部在11月也爆发了一场“宫斗”。该公司CEO奥特曼意外被董事会“踢下台”,9成员工大闹离职跳槽微软以迫使董事会请辞并恢复奥尔曼的职位。
最后,这一闹剧也以奥特曼重任CEO,OpenAI董事会进行了一场“大清洗”而结束。
对于如何规范AI的使用,并使其在对人类有利的轨道上行驶的这一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都会是市场以及各国政府“津津乐道”的内容。
2023年,自2022年开始爆发的俄乌冲突仍未现结束迹象,10月7日,在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后,中东地区的紧张地缘政治再度升温,巴以冲突一触即发。
尽管哈以双方在美国和卡塔尔多国的“协调”之下曾停火一周,但这一停火协议并未得以继续延长,以色列军队在12月再度恢复在加沙地区的轰炸,目前该国军队的作战范围已经扩大至加沙南部,尽管拜登政府希望缓和这一冲突局势,但他的话并没有起到效果。
早些时候,伊朗甚至呼吁穆斯林国家对以色列实施石油禁运,这引发了人们对“石油大禁运”重袭的担忧。
不仅如此,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也正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这造成航运业的巨头们“人心惶惶”,并纷纷从红海地区绕道,海运费也因此飙涨,这可能给全球通胀再度带来压力。
为了遏制胡塞武装的行动,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2月19日在巴林宣布,美国正在组建所谓红海护航联盟,以保护经过红海的船只免受胡塞武装袭击。奥斯汀称,一些国家将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进行联合巡逻,另一些国家将提供情报支持。据悉,美国甚至考虑对胡塞武装实施军事打击,而后者自然“不怂”,称若美国进行军事打击,其导弹和无人机“将瞄准美国的军舰和军事设备”。
航运巨头马士基在周日表示,由于美国领导的联合护航行动的部署,该公司正准备恢复在红海和亚丁湾的航运业务。此前由于其船只遭到袭击,该公司在12月初暂停了船只通过曼德海峡。
马士基表示,截止12月24日,他们已经收到确认,先前宣布的多国安全倡议的“繁荣守护者行动”现已成立并部署,允许海上贸易通过红海/亚丁湾,并再次使用苏伊士运河作为亚洲和欧洲之间的门户,随着行动的实施,他们正准备允许船只恢复通过红海的东向和西向航行。马士基称,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更多细节。但该公司表示,根据安全状况的变化,可能会再次采取转移船舶交通的措施。
今年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徘徊在80美元附近,但在3月因银行业危机导致的一波连续下挫之后,欧佩克+终于“坐不住了”。
当地时间4月2日,欧佩克+多个成员国宣布,将在继续维持去年10月推出的200万桶/日减产计划情况下,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总减产幅度超过100万桶/日。沙特能源部官员强调,这是一项预防措施,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
布伦特原油价格随后大幅上涨,虽然后续有所回落,并在5、6月表现平平,但自7月后,油价开启上涨势头,原因是沙特给出了其所谓的“棒棒糖”。
在6月的欧佩克+会议上,欧佩克+达成协议,将减产延长至2024年,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沙特将进一步自愿减产100万/桶。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在会后的声明中表示,沙特将在7月份自愿单方面减产100万桶/日,减产期限一个月,如有必要,沙特可能将该减产措施延长至7月以后。
7月,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也表示,为保证市场平衡,俄决定将于8月对全球市场削减50万桶石油日出口量。
油价也因此起飞,并站上90美元大关,市场纷纷热议油价是否会上破100美元大关。
但好景不长,由于全球石油需求下滑、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大幅增加等因素,油价从90美元的高位一路下滑,尽管欧佩克+在11月宣布了额外的“自愿性”减产,但由于是所谓的“自愿性”以及该组织内部冲突不断,投资者开始不再对欧佩克+抱有信心。
与此同时,美国石油产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9月份达到1300万桶/日,坐稳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位。
上周四,安哥拉更是宣布退出欧佩克,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欧佩克+的减产无法提振油市的担忧。
在今年全球资本市场上,除了AI概念,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可能莫过于“减肥药概念”。
丹麦药厂诺和诺德(NVO.N)在今年可谓吸引了世界各大投资者目光,其旗下可抑制食欲的减肥药Wegovy和 Ozempic广受市场欢迎,这些药物可以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减肥观点,并带动待公司今年股价大涨近48%,并一度超越欧洲奢侈品龙头LVMH,跃居欧洲市值最高企业。
这些GLP-1类药物原本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但因为减肥奇效,受到好莱坞明星们的热捧,甚至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使用过,由于疗效和一传十,十传百的社交效应,这迅速引发了全球抢购,诺和诺德也一举成为了“减肥药王”。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诺和诺德总收入为1769.54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6%。
而在大西洋彼岸,美国的礼来药厂旗下的糖尿病注射针剂药物业已获得美国和英国的批准,即可用于减肥治疗,这使得其成为诺和诺德的首要竞争对手。
市场分析师预计,减肥药市场规模可能将在2030年达到1000亿美元,而减肥药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可能会继续打破人类的传统减肥认知,药企之间也将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在一项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总会出现这样的时刻:通过大肆宣传让人们对新事物感到习惯,新兴行业企业内部看不到律师、会计师和监管机构的身影。
去年年末,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在巴哈马被捕,今年11月,一个纽约联邦陪审团判定他所面临的全部七项罪名成立。这一判决为这位曾经的加密货币之王的惊人陨落画上了句号。检察官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诈案之一。
宣判日期定在2024年3月28日。SBF可能面临数十年的监禁。其最亲密的前盟友作为政府证人出庭作证,发表了有关SBF指使他们犯罪的证言,这些罪行包括秘密修改FTX的代码,允许其姊妹对冲基金Alameda从该交易所无限制借款。SBF的前女友Caroline Ellison向陪审员表示,在她担任Alameda首席执行官时,SBF指示她篡改资产负债表,以欺骗该对冲基金的贷款人。她说,这种撒谎和偷窃行为让她“一直处于恐惧之中”。
SBF于2018年创立了FTX,但该交易所在一年前突然倒闭,客户损失了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不过,SBF依旧坚称自己无罪,并将继续积极抗辩对他的指控。
相对于SBF的积极抗辩,另一位“加密货币之王”、币安CEO赵长鹏在11月末前往西雅图选择承认自己违反了美国的洗钱规定。
赵长鹏和他麾下的币安同意认罪,以就美国司法部的一项刑事调查和解,该调查几乎从币安成立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这家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币安将支付43亿美元的罚款,赵长鹏则辞去CEO一职,并可能面临长达18个月的监禁。
该协议允许币安继续运营。现年46岁的赵长鹏将退居幕后,但保留所有权。前新加坡金管局高管邓伟政任币安新CEO。该协议规定的内部监控可能会限制甚至扼杀币安的业务,但同时也可能让币安的客户放心,监管麻烦已经过去。
但外媒“戏称”,虽然“加密货币之王”已倒,但“王后”依然屹立不倒。目前,赵长鹏的伴侣何一接过了其衣钵,成为币安的“首席辩护人”。
不过目前,币安还在应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起的另一起诉讼。
据芒格家人发布消息称,知名投资人、巴菲特老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于美国时间11月28日逝世,享年99岁。
巴菲特表示,如果没有芒格的灵感、睿智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没可能发展到现在地位。此外,查理·芒格也是中国投资者最熟悉的一位投资家之一,由其演讲稿和谈话集所汇总的《穷查理宝典》仍是许多投资者的“启蒙之作”。
在芒格逝世次日,另一位伟人,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悄然逝世。
根据官方网站,亨利·基辛格于11月29日逝世,其曾在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担忧美国最高外交官及国家安全顾问。在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上扮演了关键、有时候可能是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在中国人的眼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半个世纪之前,其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其百岁生日之后,基辛格再次访问中国并就中美关系发表意见,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