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4年3月11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2533.68点,与上期相比跌11.1%。
一头部分析师称,与达飞轮船(CMACGM)及其“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船舶共享的合作伙伴签订运输协议的托运人,将无法确定他们的货物是否会通过红海。丹麦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Lars Jensen表示,这就给托运人是否需要为货物投保昂贵的战争险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达飞轮船在2月底恢复了红海航运,此前该公司运营的一艘船只遭受袭击,令该航线暂停。Jensen说,达飞轮船称将根据具体情况评估运输情况,但不一定事先宣布这些船只将做什么。这给使用海洋联盟航运公司服务运输的托运人带来风险。Jensen表示,主要航运公司不太可能很快恢复苏伊士航线,大多数继续避开该地区。他认为航运公司的运输网络已经在新的非洲航线企稳。船舶和设备供应的扰乱并没有导致严重的运力短缺。因此,预计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贸易合同费率将与去年大致相同。
XSI-C最新数据显示,3月7日,远东-北欧航线集运指数收报3844美元/FEU,较前值下跌76美元/FEU,或1.94%。远东-美西航线收报4286美元/FEU,较前值下跌26美元/FEU,或0.6%。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一上涨,受海岬型和巴拿马型船运价上涨的支撑。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涨32点,至2,377点,涨幅1.36%。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69点,或1.6%,至4314点,触及12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海岬型船日均获利增加579美元至35780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32点,至1893点,涨幅1.7%。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上涨290美元,报17040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下跌2点,至1316点。
随着红海危机导致运费上涨,Global Ship Lease预计长租期集装箱船需求将增加。这家在美国上市的集装箱船运营商首席商务官Thomas Lister在电话会议上表示,2023年底可出租两到三个月的小型集装箱船,现在能够签订12个月的租期。他表示,原本可以出租一年的大型船舶现在正在签订两到三年的租期。
据光大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包括以下方面:
1. 供应端:主要是运力的变化,包括船队规模和船队周转以及集装箱规模等。
①运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船队规模的影响,而船队规模变化关注的指标包括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由于造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因此集装箱市场供应端弹性较低,通常滞后于需求波动。
②船队周转是影响短期运力的重要因素,船队可以通过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方式来进行运力管控。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平均航速整体下降,今年上半年大箱船平均航速同比下降3-5%。
2.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
①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通胀水平来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从而传导至集装箱贸易需求。
②库存周期也强化了集运需求的变化。随着需求的逐渐放缓,欧美进入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阶段,目前美国零售商库存总量、同比增速以及库销比均处于历史高位,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动能的恢复。
③集运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表现,欧美9月返校季和11-12月感恩节和圣诞节假期是欧美集装箱需求的旺季,对于贸易量有显著边际提升。
④运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运距短期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极端天气以及运河搁浅/拥堵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长期来看主要跟随产业链转移和贸易格局的改变而变化。一般而言,平均航距的拉升会有效支撑运输需求,从而推升运价水平。
截止3月12日15点收盘,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EC2404收报1803.5点,跌幅为3.06%。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集运指数(欧线) 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1351手,处于净多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1214手有所增加。前20席多头增持67手,前20席空头减持70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增仓63手,其中多头增仓30手,空头增仓33手。
SCFIS环比回落11%更新于2533.68点;落于我们预期点位均值—上限(2505—2598)区间范围内,后续预期3月中上旬1650—1900区间震荡;结算价降幅趋稳带动3月上旬出现盘面对于04交割结算价预期走强。04合约交割临近,运价下方空间有限,带动市场对于交割价预期出现上修。
对于近期持续回调的现货运费,我们认为从船司的角度出发,在已经确认相对充足的盈利空间下,尽可能在当前运价水平完成更高的订舱率和承揽更多的货物运输来保证整体的收益情况,在目前看来似乎是一个比涨价更优先考虑的策略。所以船司的价格博弈也会成为接下去需要关注的焦点。短期内预计盘面将承压下行以反映现货价格中枢的进一步下移,但同时考虑到基差修复逻辑的支撑预计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基本面方面,目前巴以谈判尚无结果,斋月停火预期落空,叠加上周末现货的止跌迹象,成为了今日早间盘面的上行动力。然而上周末率先显著调高线上运价的达飞,在今日再度将运价调回原先水平,使得市场对于即期揽货压力最小的达飞将率先喊涨的预期有所降温。目前多空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在航司进一步调价动作前,盘面仍将维持震荡格局。后续需观察各航司对于4月运价的定价策略,若最终未出现预期中4月初的涨价计划,则盘面可能出现一轮看跌情绪的释放。
1. 运力变化。
2. 船运周转: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
3. 船队规模: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
4.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