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夜盘沪胶强势领涨化工期货,早盘开盘,橡胶系期货持续上涨,橡胶主力合约触及涨停,丁二烯橡胶(BR)涨超7%,20号胶(NR)涨超5%。
据中信期货分析,供应方面,泰国原料价格不断创下新高,胶水涨幅6%。我们认为这依旧是由于泰国产出偏紧以及成品货源偏少的原因造成的。而从目前的海外船货价格来看依旧没有走弱的趋势,我们判断海外需求依旧偏好,这或许进一步加剧了产地货源紧缺的现象。结合先前我们对于厄尔尼诺尾声或会在今年同样造成开割推迟的判断,在后续泰国开割后,天气因素以及胶厂利润需要时间修复或使得供应偏少的情况有所延续。
当前供应逐步收缩,现货持续走强,进口胶市场报盘上涨,套利盘小幅加仓,下游需求转好,半钢胎出口火热,日胶持续走高,多重因素导致胶价持续上行。泰国南部受降雨影响,产量不高,部分地区停割,东北部停割;越南、海南、云南停割,云南产区预计三月底4月初能按时开割。原料供应紧张,泰国主流市场胶水收购价格创7年来最高水平。供给端橡胶进入减产期,原料价格走高,成本支撑较强。进口减少,中游社会库存小幅去库,需求端持续走强,短期橡胶或仍将维持偏强态势,多单可继续持有。
烟片胶和胶水涨幅居前,烟胶片周涨幅10%至90—91泰铢/公斤,胶水周涨幅5%至77—78泰铢/公斤。在物候条件顺利的情况下,国内云南开割时间最早在清明节前后,泰国东北部开割时间点为4月下旬,南部产区为5月份,新胶开割之前橡胶产出将处在季节性短缺阶段。海外泰国、印尼和越南等橡胶出口量同环比降低,国内天然橡胶进口量同比降低也印证了减产的事实。 主产区停割季及减产季,原料产出较难,供应方面成本支撑尤在,边际驱动作用有限,轮胎需求维持稳定运行,终端汽车政策刺激乘用车及商用车的替换需求,叠加宏观气氛转暖共振,胶价有继续向上的可能。随着泰铢和日元相对美元走强,基本面同样也驱动海外橡胶价格上涨。需关注原料价格过高进一步刺激后续割胶的积极性,以及汇率变动对轮胎出口利润的负反馈。
事实上,来自基本面的矛盾分歧并不大,除了泰国原料延续偏强形成的强支撑外,国内港口小幅去库,下游轮胎的开工也恢复到年前水平,但采购相对谨慎。 从加工利润来看,泰国原料价格高企推升了20号胶期货(NR)及进口现货的成本,令加工厂对中国利润倒挂。同时,由于日本市场的强势,尤其日本商社大量采购橡胶,令海外供应也偏紧。从季节性上看,在全球天胶总体产量进入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未来海外货源到港量下降的预期下,形成国内青岛港口库存的去库现实。 当前政策面偏向积极,两会后,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已经在各地逐步展开,由此半钢轮胎的需求将继续强于全钢轮胎。当前技术继续关注延均线形态的运行,上方阻力仍会试探。
在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在主产国开割前,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利空因素,橡胶市场易涨难跌。所以胶价会延续偏强,并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在快速冲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回调。所以我们认为可根据自身对亏损的承受能力进行多头仓位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