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焦炭、焦煤、玻璃涨超4%,氧化铝、螺纹钢、热卷、铁矿石、锰硅、碳酸锂涨超2%,纯碱、PVC、甲醇、烧碱涨超1%;跌幅方面,低硫燃料油跌超3%,燃料油、SC原油跌超2%,豆油、棕榈油、液化气、沪锌跌超1%。
截至10月28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方面,氧化铝2501流入9.77亿,玻璃2501流入5.62亿,焦煤2501流入4.95亿;资金流出方面,中证1000 2412流出19.49亿,沪深300 2412流出16.75亿,沪金2412流出14.39亿。
截至10月28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方面,螺纹主力成交299.73万手,玻璃主力成交257.69万手,纯碱主力成交251.29万手;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方面,螺纹主力持仓177.81万手,豆粕主力持仓157.04万手,纯碱主力持仓124.23万手。
文华商品指数涨0.33%,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黑链指数涨3.01%,铁矿石加权涨2.29%。
油脂板块跌1.25%,棕榈油加权跌1.18%。
石油板块跌2.39%,SC原油加权跌2.72%。
有色板块涨0.78%,氧化铝加权涨2.62%。
玻璃主力合约强势上涨,最终收涨4.52%,报1412元/吨。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上周纯碱期货价格震荡上涨,远兴能源26日发布公告称其一期项目三、四线9月因故障停产的产线已恢复正常,一定程度上压制期货市场情绪,后期也将弥补因环保因素可能的限产损失。因此,纯碱供应水平仍将维持高位波动。整体来看,纯碱盘面重回玻璃-纯碱产业链正反馈、宏观及政策预期交易逻辑,但由于纯碱现货宽松格局不改,上方高度明显受限。未来纯碱期货盘面将继续在宏观政策和基本面之间切换,波动幅度依旧较大,关注纯碱供应水平变化、需求跟进情况及市场情绪变化。
华泰期货表示,玻璃仍处于季节性旺季,政策预期叠加需求边际改善提振市场情绪导致盘面走强。行业持续去库,现货端进一步涨价,加之市场传言玻璃企业集中冷修,合力推升盘面大幅上行至预期目标。随着近期盘面修复,盘面升水压力增大,受制于玻璃终端起色同比偏慢、库存水平仍偏高,预计玻璃反弹仍有变数,注意冲高回落风险。关键压力下修到1560观察,如若压制有效,则短多策略结束。
烧碱主力合约震荡运行,最终收涨1.07%,报收2647元/吨。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指出,烧碱企业出货好转,样本企业厂库库存回落至30.07万吨(湿吨),环比大幅缩减15.13%,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6.56%,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下游市场需求表现分化,非铝需求表现一般,氧化铝市场依旧坚挺。尽管烧碱价格涨至高位,但下游氧化铝企业刚需跟进稳定,接受程度尚可,山东地区某大型氧化铝企业液碱订单采购价上涨至975元/吨。氧化铝运行产能提升缓慢,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居高不下,对烧碱产生一定提振。
中泰期货表示,上周烧碱期现走势分化,现货价格保持坚挺但盘面大幅下跌。盘面回落主要是对现货价格见顶的预期,虽然当下烧碱低库存下基本面仍偏强,但后续随着检修装置的陆续恢复,叠加多数企业年度检修均结束,预计后续产能利用率上升明显。且当下氯碱企业利润较高,进一步刺激整体开工率上调。虽然氧化铝对烧碱价格有一定提振,但随着价格提涨,山东碱厂给某主力下游企业送碱量增加,且非铝下游需求表现一般,对高价碱表现出一定抵触,未来现货价格大概率回落。烧碱盘面走预期回落逻辑,关注后续液氯价格是否对烧碱形成支撑,可考虑等待反弹后布局空单。
先锋期货认为,近期PVC企业电石到货快速增加, 电石价格逐步下跌,短期内电石偏充裕,预计电石价格将稳中略跌。烧碱市场货源偏紧,近期价格涨幅明显,预计烧碱整体稳定为主。预计烧碱/PVC一体化毛利仍有增加预期,成本支撑减弱。
焦炭主力合约单边走强,最终收涨4.61%,报收2067元/吨。
西南期货分析指出,前期焦炭现货价格连续几轮上调后,焦化企业利润状况好转,焦炭开工率升至高位,供应压力显现,焦炭现货价格或进入下调周期。需求端,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连续回升,对原料需求恢复至年内常见水平,但钢厂多数仍以按需采购为主。不过,当前宏观政策预期较强,后期或仍有利多政策出台,这对于煤焦价格构成支撑。
光大期货认为,政策对于钢材的需求有一定支撑,制定的相关政策仍旧处于逐步落实的状态,高炉的开工率也逐步走高,高铁水产量支撑着焦炭的需求,通过和下游沟通了解,临近年底部分钢材下游也有赶工的需求,对于钢材的需求也有一定支撑,进而对于焦炭需求或有持续性支撑,预计短期焦炭盘面呈现震荡偏强的运行态势。
方正中期期货表示,基本面看,本周虽首轮提降落,但吨焦利润仍为正,微利下焦企产量小跌维稳,库存有所上升,整体基本面小幅走弱。目前消息面异动重新拉起市场情绪,周五钢坯价格止跌上调,往后需关注实际政策预期兑现情况。目前人大常委会定于11月上旬召开,近期消息面异动,市场情绪再起带动价格走强,但实际议程公告上还未见财政或预算调整,正式召开前市场预期仍存分歧,警惕预期落空带来的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