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机构:预计明年美国PC市场增速放缓至2%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文称,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PC(不含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7%,达到1790万台。其中,笔记本是主要驱动力,出货量同比增长9%。展望未来,由于Windows换代周期动能减弱,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PC市场的复苏预计将持续,但速度将慢于此前预期。预计2024年美国PC总出货量将增长6%,达到接近7000万台的水平,随后在2025年和2026年增幅将放缓至2%。
国内
1. 世界银行上调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9%,较6月的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提振需求,重启动能》,《简报》认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保持4.8%的强劲增长。但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受国内需求疲软和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出台了旨在平衡兼顾短期国内需求和长期金融稳定的政策刺激。为配合这些刺激措施,世界银行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提振需求,重启动能》建议中国通过结构性改革重振经济增长。《简报》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4.9%,2025年为4.5%。(澎湃)
2. 中金公司:看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冰雪旅游消费热情持续释放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政策支持下看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近期一系列冰雪经济支持政策发布,提出到2027/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1.5万亿元,强调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并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冰雪装备器材等多方面提出推动措施。一系列冰雪经济促进政策兼顾供给端的提质升级与需求端的直接刺激,且强调产业链协同合作,有望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看好冰雪旅游消费热情持续释放和头部目的地发展潜力。2025年2月将于哈尔滨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叠加11—12月以来促进冰雪旅游相关政策发布,我们看好冰雪游消费热情持续释放。
3. 中信建投:地方债务化解确定性增强环卫行业盈利有望改善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伴随11月债务置换方案的发布,大规模化债行为确定性增强,环卫行业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复。受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影响,部分环保企业年信用减值损失对企业利润情况构成较大影响。因此,地方化债方案的落实直接有利于环卫企业的应收回款,对于信用减值损失占比较大的公司,回款加速将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同时,化债方案的落实有助于提升财政支付能力,确保地方生态卫生建设的持续推进,拓展环卫行业增量项目空间。总体来看,在化债的大背景下,环卫企业盈利和现金情况有望改善,叠加环卫企业相对稳定的经营情况和分红提升的趋势,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4. 东吴证券:2025年多重因素支持黄金再度走牛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多重因素支持黄金再度走牛,2025年上半年存在较好的布局窗口。2025年美国新任政府对黄金定价因素存在长期正向影响,但短期存在利空风险。2025年新兴市场黄金储备具备进一步提高空间。在逆全球化、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央行需要增加黄金储备来稳定本国汇率稳定、降低经济波动风险。2025年全球黄金ETF具备进一步购金的潜力。黄金非商业性多头持仓下降。在黄金基本面框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当非商业性多头持仓降为26—30万手时,黄金较好的买点将会出现。2025年黄金潜在的买点,是满足多数基本框架条件的基础上,寻找做多不算拥挤的时间点。
5. 浙商证券:豆包用户规模与市场影响力具备与GPT竞争的实力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豆包用户规模与市场影响力具备与GPT竞争的实力。字节跳动免费向公众开放性能领先的豆包大模型,从投入力度以及市场占有的角度,均展现了字节跳动有望引领行业的迹象。字节天然具备AI基因,多元应用场景可供大模型落地。字节跳动作为由AI算法驱动的公司,下游拥有丰富多元的AI应用场景,可供大模型技术落地。
6. 中信建投:钼供给侧近年来较为刚性,持续看好钼价表现
中信建投表示,根据钨钼云商,截至20日,12月国内钼铁钢招量9500余吨,本周各大钢厂相继进场,钢招需求快速释放,全月总量有望超1.2万吨。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钼铁钢招量12.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0.4%。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材料升级大周期叠加产业合金化趋势呈现钼替代镍双轮驱动,钼需求持续向好,而供给侧近年来较为刚性,持续看好钼价表现。
7. 多晶硅期货上市首日触及涨停,机构预计后市价格将会有所承压
多晶硅期货今日在广期所上市交易,其中主力合约(PS2506合约)首日上市触及涨停。据国泰君安期货分析,短期内,市场情绪发酵,但基本面而言12月份部分下游提前备货消费前置,使得2025年1-2月的下游需求偏弱,多晶硅供需平衡相对宽松,预计多晶硅价格将会有所承压,因此上市次日存在高开低走的可能。上市初期主力合约运行区间预计在42000-50000元/吨。短期内,多晶硅期货刚上市,盘面波动幅度较大,建议投资者谨慎持仓。
8. 中信证券: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仍有配置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称,长期利率下行以及跨年行情下,红利资产备受关注。A股方面,截至12月20日,红利相关的ETF规模达792亿元,且12月以来持续保持净流入状态;中证红利指数样本调整后股息率、ROE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险资配置情况来看,以2024年三季度全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来统计,保险公司重点持仓股票中高股息占比有所下降,而OCI项下险资对高股息股票仍有较大配置空间。港股方面,2024年以来截至11月末,港股分红金额已破万亿,并持续保持在股息率水平上较A股的明显优势,实施了分红对比未实施分红的企业具有一定超额收益,但仍需警惕股息率过高的企业中存在的“低估值陷阱”,港股红利指数普遍可以跑赢宽基指数且具备更高收益稳定性。
9. 中信证券:供需缺口持续扩张有望推动钼价中枢上行
中信证券研报称,制造产业升级及能源转型背景下,高端含钼不锈钢及风电、汽车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先进钢铁材需求有望稳步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钼金属需求有望增至32.2万吨,对应2023—2026年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供给方面,矿区品位下降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仍会制约钼矿开采,预计海外供给呈收缩态势,国内扩产项目短期内增量有限,供需缺口持续扩张有望推动钼价中枢上行,推荐钼行业龙头。
10. 中金:预计2025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6.2%
中金研报称,预计2025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6.2%至4,584亿方,增速较2024年约9.4%略有放缓,主要基于1)工业燃料用气需求受到气价及替代能源竞争问题压制,需求增速由24E YoY+5%放缓至25E YoY+4%;2)交通用气因2024年基数较高,需求增速由24E YoY+32%下滑至25E YoY+20%;3)库容补充规模较2024年维持相对平稳。
11. 华泰证券:看好油价下跌企稳后优质炼化企业的底部配置价值
华泰证券研报称,结合全球供需层面分析,考虑美元降息后全球宏观需求修复仍需时间,预计2024—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80/74/75美元/桶。伴随炼化行业低迷下的供给优化,关注油价下跌企稳后优质炼化企业的底部配置价值。长期而言,产油国成本影响下,油价中枢存在底部支撑,具备增产降本能力的高分红企业将具有配置机遇。
12. 华泰证券:硅料龙头减产释放积极信号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
华泰证券研报称,通威股份、大全能源12月24日积极响应CPIA呼吁,宣布启动部分多晶硅产线减产检修。硅料龙头带头减产释放积极信号,随着1月初自律配额制或将落地,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继续看好光伏板块,重点关注硅料、电池、玻璃等环节。
13. 央行主管媒体:MLF操作更加市场化央行多元化投放保障流动性充裕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文章称,此次MLF操作只投放3000亿元,说明央行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是充裕的,进一步大量投放的必要性较低。此外,随着央行政策工具箱得到进一步扩充,新工具置换MLF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往年年末,央行通过加大MLF操作的方式供应流动性,今年在降准补充长钱的基础上,更多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期限相对更短,利率也更低,既满足了机构跨年资金需求,也减轻了机构负债成本,与整治违规手工补息、同业活期存款自律等打了一套“组合拳”,有利于稳定银行合理的净息差,并进一步向实体经济传导,推动降低企业和居民信贷成本。
14. 黄汉权: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26日表示,除了政策创造宽松积极的环境之外,也要通过改革给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活力的环境。明年要在激发各类主体、各类要素活力方面发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市场活力、地方政府活力和要素活力。激发要素活力方面,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完善匹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特别是培育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要有制度安排,让中长期资金敢于“长钱长投”。
15. 乘联会崔东树: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复杂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台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台。2024年1-11月汽车进口64万台,同比下降11%。11月进口汽车6万台,同比下降27%,环比10月增38%。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复杂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16. 外资展望2025年中国股市:消费成最大关注点,聚焦内需、科技等结构性机会
在政策转向后,市场开始预期中国经济的实质性复苏,这一预期驱动A股抹平了2023年的跌幅。多家外资资管机构表示,当下海外对中国的配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一旦市场反转就可能导致跑输,在中国政策转向下,中国股市受到全球密切关注,不排除2025年中国股市有跑赢的可能,且相对离岸中国股市,更看好直接受益于政策刺激的A股。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日前表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很难看到消退的可能性,强美元环境不利于新兴市场表现。A股的复苏节奏更多受政策与基本面的复苏节奏影响,内需可能会成为政策刺激的方向。事实上,这也决定了投资机会——即外需受压之下,内需板块更受关注,尤其是有较强估值弹性的食品饮料行业、较强业绩弹性的房地产行业、较强政策弹性的医药行业高景气科技领域;高景气科技领域也持续受到关注,尤其是AI、储能和各类科技景气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