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集运欧线期货小幅上涨,目前船司的3月上旬展示报价依然维持宣涨水平,市场对运价走向预期相对乐观,截至发稿,涨幅超5%,报2124.9点。
据央视,近期,多家头部船公司宣布3月份集装箱运价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从1月16日收盘1240.2的相对低点,涨到了2月17日的2010.8,涨幅达到62.14%。近期,多家头部船公司也纷纷发布涨价函,比如,马士基承运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线,2月下旬40英尺集装箱报价为2291美元,而3月6日报价就上涨至4000美元。
据外媒报道,Xeneta的分析师曾预测,海运运费将在2月进一步下跌。然而,仅仅三天后,他们又警告称,中国进口关税的调整以及红海地区的冲突可能导致运费大幅上涨,一场“完美风暴”似乎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一家香港咨询公司预计,欧洲贸易将在3月份迎来运费反弹。该公司分析称,未来六个月的远期运费预计将高于当前水平,集运期货市场将回归正价差。然而,在美国的关税谈判中,西海岸和东海岸的贸易均出现疲软态势,这可能导致一些初步的跨太平洋运力部署被撤回。
据海通期货,现货运价方面,2月末均值大柜2400美金,主要分布在2100-2400美金区间,最低报价来自于YML的大柜2100美金,市场实际通过集量短约等成交价格集中在1900-2200美金。船司月末积极降价揽货,目前未出现爆舱情况。目前船司的3月上旬展示报价依然维持宣涨水平,暂未看到实际报价,马士基wk10维持在大柜4000美金,未作调整。马士基3月初线下指数约报价大柜2900-3300美金不等,该报价主要是庄家货代根据对2月底SCFI欧线运价(覆盖未来一周即3月初的报价)的预期,推算出的3月上旬订舱成本,并通常计入100-200美金的利润所计算得出,会根据实际现货价格进行调整(通常低于马士基SPOT价格),不计入SCFIS欧线指数。
集运欧线期货盯盘神器·实时订单流功能 (点击体验)显示,集运欧线主力合约在多头堆积带上方运行。
现货市场方面,航司通过空班、将大船置换至非洲航线及地线的方法缓解供应压力,3月初供给环比收缩,但当下货量疲软格局未改,揽货压力仍存,但生产端修复提速,货量回升节奏或于3月上旬加快,关注货量复苏斜率及持续性。展望后市,目前距离04合约交割窗口较远,航司挺价预期仍存,但货量未现实质性改善压制宣涨落地空间,多空矛盾下短期方向性驱动不足,或维持区间震荡。本周起航司将陆续开启3月首周订舱,若运价较2月底明显回升,则有望确认运价触底信号,进而推动市场交易逻辑转向“货量修复+挺价兑现”的利多预期。
近月合约2504依然在现货水平的基础上注入部分升水,表达市场对涨价小幅落地的可能性,即兑现淡季涨价的止跌企稳效果。后续市场将逐步验证基本面改善的强度能否夯实现货价格的底部空间并带来小幅上行支撑,运力供给端的收紧已经基本面确定,后续将更多观察3月初订舱需求的变化情况。远月合约更多交易地缘变化以及复航的不确定性,预计宽幅震荡为主。
EC低开震荡,04合约收于2029.9点,下跌0.94%。在船司陆续开启3月提涨后,市场对于3月后运价预期升温,尤其是在MSK、PA和MSC连续跟涨后,市场对于提涨预期打开,盘面一度超过中性预期大柜3000美金。目前2月中下旬报价仍在继续下移,第9周大柜均价为2500美金左右,虽说船司在第10周已增加停航支持提涨,但当前淡季下,4000多美金的大柜运价实质性落地的可能性不大。短期盘面基本反映提涨后的中性预期,进入提涨验证期中,警惕由于船司未能有效调控运力或货量可能一般带来的回调,整体盘面预计仍相对抗跌,关注后续提涨落地情况。
短期集运指数盘面基本提前计提了现货对于3月的涨价预期,成交量大幅减少表明交易情绪趋于谨慎,多空分歧明显。据现货市场调研了解,目前3月线下订舱具体价格还没出,货代公司表示等待船东的进一步报价确认,订舱需求未见好转。即期报价方面,处于维稳运价地位的中远海运下调3月中上旬在线订舱价格至2375美元/TEU和4025美元/FEU,小柜和大柜较上周宣涨分别下调150美元和100美元,从侧面反映交投清淡,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考虑到节后义务小商品市场外贸订单有所好转,将对海运需求形成改善预期,对未来运价仍形成一定支撑,因此操作上要注意节奏把控。预计盘面维持震荡走势,策略上短线观望为主,可等待回调后的多单介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