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引发了分析师对“超级周期”是否正在形成的猜测,因为全球贸易环境的改变和供需冲击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上涨。
法巴银行首席策略官Philippe Gijsels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他早在2024年美国大选前就认为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经启动,而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及随后出台的一系列贸易政策,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
所谓“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指商品价格在一个比通常更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幅度也远超常态。上一轮超级周期出现在2000年代中期,在2008年达到顶峰。
Gijsels指出,下一轮超级周期可能是有记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他在为其著作《5个趋势看新世界经济》研究历史经济趋势时指出,目前的宏观背景表明,供需冲击可能在未来长达十年的时间内持续影响商品价格。他说,“金属冲击”即将登场,将推动某些金属价格进入上升轨道。
“在这种环境下,你需要黄金,因为黄金是真正的资产。你需要白银,需要铜。”
Gijsels预计,现货黄金在未来几年内将升至4000美元/盎司,而“严重落后”的现货白银价格将从上周五的水平上涨大约59%。他还预测铜价可能翻倍甚至三倍。
Gijsels表示:“短期内我们可能会看到铜和银面临一些压力。”因为铜是周期性的,如果市场担忧关税可能导致经济严重放缓,那么铜价将承压。”尽管市场对潜在贸易局势感到不安,Gijsels仍表示,他认为这些大宗商品的基本面“非常有利”。他说:
“我会把每一次回调都看作是一个很好的入场点。我仍然看好这三种金属。它们的价格将远远高于大多数人愿意相信的水平。”
不过,Gijsels也承认,并非所有大宗商品都会大涨,他点名钴和镍这类金属不太可能出现显著上涨。
然而,他预计软性商品(如咖啡和可可)将上涨。“它们将因为气候变化而上涨。”他表示,“以可可为例,全球51%的可可都来自象牙海岸,这意味着供应极其脆弱。而且,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口增长,软性商品的价格也会上升。”
AllSource Investments联合创始人Pat Kennedy也指出,大多数企业将无法消化因特朗普“惊人”关税和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带来的成本增加。他说,为了应对全球贸易战,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将不得不大幅上涨。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短期内不会消失,这意味着关键商品的重新定价将持续上调。
Kennedy特别指出,一系列资产“将需要持续上调价格”,其中包括钢铁、铝、稀土、农产品、有机化学品和纺织原料。
在上周四的一份报告中,BMI的分析师表示,今年咖啡和玉米价格将分别上涨3.2%和3.4%;铜价将在年底前上涨7.9%,锡价将上涨5.8%。至于黄金,其分析师预计2025年将大涨29.7%。
不过,Nova商学院经济学教授André Castro Silv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贸易战将利好大宗商品持怀疑态度。他写道:
“通常而言,关税只会伤害征收国本身,并不会改变国际商品价格,但这一次的不同之处在于变化的幅度,以及美国对国际贸易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增加了经济衰退的风险。全球性衰退将导致所有商品价格下跌。与建筑相关的大宗商品,比如铜,跌幅会更大。”
他承认,市场不稳定性,比如近几周股市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提升对大宗商品的需求。Silva表示,“不过,这种需求增长很可能不足以抵消价格下跌的趋势。全球衰退的影响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