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超预期利好带动盘面情绪,早盘集运欧线主力合约大幅上涨,涨幅一度涨近12%,现涨超10%,据海通期货,中美关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90天内美国对华征收关税从145%下降至30%(即保留基础的10%对等关税和前期20%的芬太尼)。对于该关税政策,我们认为会造成美线抢运,但实际规模可能偏向中性。
作为参考,18年下半年受到美国第一轮关税加征方案的推动,美线运量同比增速8%;此轮贸易增量预计小于该值;主要考虑有三:1)30%的关税规模依然覆盖了较多货品的出口利润,抢运意义有限;2)前期东南亚地区关税减免至10%后,抢运持续性偏短且规模不明显;3)中美贸易由于前期关税政策下降20%;近期发运端出现企稳回升,部分是因为美国对其大型零售企业的隐性关税减免已经带动部分货量恢复,后续更多增量来自于中型企业的采购行为和是否存在前置性补库。
中美关税超预期利好带动盘面情绪性修复。EC在昨日大涨之后,短期仍偏强,考虑6-8反套入场,10-12反套轻仓持有,理由如下:第一,欧线6月最后三周平均运费大涨的可能性较低:5月下旬华东市场FAK报价在1450-1890$/FEU之间,均价折SCFIS指数约为1200点,大票货仍在激进揽货。目前5月下旬和6月第1周运力偏饱和,周度运力处在31-33万TEU之间,船司连续搭建rolling pool的几率较小,预计6月上旬实际运价走势或持平5月下旬。6月第2至4周待定航次较多,船司6月下旬存宣涨预期,但推涨高度或有限。第二,欧线7-8月重回旺季预期:美线将迎来90天抢运窗口期,期间内船司大概率会减少美线船舶调至欧线的数量,甚至存在反向船舶调动的可能;此外美线货量激增或导致6-7月美国港口出现塞港、远东缺箱等问题,供应链紊乱对欧线亦是弱利好;同时伴随着船司信心修复,后面1-2个月存宣涨预期,暂时无法证伪7-8月旺季运费上涨逻辑。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欧线被动承接美线外溢运力预期解除,但短期内美线反向吸收欧线运力的动能仍不足。6月欧线运力偏饱和与航司挺价预期博弈下,06合约或短期冲高后震荡,进一步突破需航司协同挺价动作。08合约则更易益于旺季需求与美线运力虹吸效应的共振,若后续芬太尼相关20%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美线有望进一步释放货量,而供应端美线集中出货潮或引发北美港口拥堵,导致供应链节点周转效率降低,实际运力规模增幅超过货量增长幅度,侧面支撑非美航线运价中枢上移。后续需重点关注航司对主要跨洋航线运力部署的调整。
对于欧线的影响,最直接的在于船司将恢复美线正常运营,不会有冗余运力调配至欧线。根据当前船期表的待命名和历史空班推算,6月周均运力下修至29.2wTEU(有美线额外运力加入的情况下可能高达31.1wTEU),同样基于该逻辑推算7月和8月的运力,约28.7wTEU和29.2wTEU(有美线船加入的情况下分别是31.3wTEU和30.2wTEU)。美线运力回归减轻了欧线运力负担,主要是空班不会被额外运力填补,但同时欧线存量运力相对较多,因此后续进阶阶段需要观察美线是否会吸收其他航线的运力,主要以10000-15000TEU这一类船型为主,目前欧线17条航线中有7-8条部署此类大小的船舶。欧线船调配至美线的基础不仅仅是美线抢运,更可能的情境是建立在美线贸易量短期激增和美国港口处理能力瓶颈所造成的港口拥堵,为了常规周班的频次和高运费利润,船司抽调欧线运力至美线,同时收缩欧线运力再度抬升欧线运价。因此后续市场需要观察的主要是1)美线短期抢运规模,2)发货量激增的背景下美国港口的集疏运处理能力和港口拥堵变化,3)欧线6-8月的动态船期运力。盘面短期情绪偏乐观,尤其是下半年合约,尽管远月更多是情绪带动,并无实际基本面支撑,但仍需注意波动放大后的持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