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多晶硅主力合约大幅高开,最高触及35870元/吨,涨超4.5%,随后价格持续回落,现涨近3%,昨日价格曾封涨停板,仅仅一周时间,多晶硅最大涨幅达到了近18%。
多晶硅期货近日强势上行,主要受政策预期升温与成本支撑增强的双重推动。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呼应了国家自2024年以来防止恶性竞争的政策导向。国投期货分析认为,市场将此解读为光伏行业供给侧调控的前兆,尤其是在当前多晶硅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自6月27日起,工业硅期货因供给扰动显著走强,作为多晶硅的上游原料,其价格上涨直接强化了多晶硅的成本支撑逻辑,共同推动了期价自6月底的低点展开反弹。此外,建信期货补充指出,前期超跌商品吸引多头资金形成"共振上行",进一步推动期价突破35000元/吨关口,期间仓单日内增加540吨印证了资金入场迹象。
然而基本面现实构成显著制约。新湖期货观察到,当前现货市场成交持续冷清,下游仅维持"压价刚需采购",西南部分硅料企业复产预期可能加剧供给压力。多晶硅社会库存已达27万吨(处于80%以上历史分位),而月产量稳定在9-10万吨(相当于50GW装机需求),显著高于"531政策"抢装结束后光伏产业链的实际消耗量。建信期货强调,当前价格已呈现"盘面升水现货"的背离结构,需求萎缩压力正沿产业链自下而上传导至硅料环节。
当前市场对"反内卷"政策(也被视为供给侧改革2.0)寄予厚望,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仍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一个核心争议点在于政策覆盖范围:
反内卷是上下产业链同步推进,还是仅限下游? 中粮期货研报指出,如果改革只限于下游,那么直接需求的缩减,反而构成相关品种的利空。 无论房光伏、汽车,还是房地产的需求,量上如何实现新的突破,短期很难通过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去实现。
所以对于直接点名的行业及相关的品种,在足够低价、情绪旺盛的时点,可能上行会短期持续。直到价格足够远离弱现实,才会开始转向博弈反弹脉冲或者长牛趋势。后续第一个持续性的考察时点,在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是否给出更明确更长远的需求侧空间。
7月1日上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到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昨日上涨较多的品种,主要来自光伏新能源板块和黑色建材板块,即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板块。近期关于破除“内卷式”竞争引起多方关注,国内光伏玻璃龙头预计7月份集体减产30%。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相对更容易实现联合减产,因此涨幅更迅猛。关注近期市场的反馈和资金行为,谨慎多单介入。
广发期货分析师纪元菲也提醒道,在“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况下,昨日多晶硅期货多个合约涨停,市场可能出现短期波动。建议投资者合理布局,做好风控,理性参与,合规交易。“根据历史经验,一般在期货合约大面积涨停后,交易所可能采取调整涨跌停板幅度、提高保证金标准、调整手续费标准等措施,减少频繁交易和过度投机行为,以控制风险和稳定市场情绪。”纪元菲说。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表示,多晶硅期货价格近期反弹,使基差快速修复,虽然供给调控政策预期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弱现实”压力或将限制价格上涨空间。若现货价格反弹无法持续,则期货价格也难以进一步上涨。
近期消息面活跃度较高,强政策预期带动价格上行,但高库存与弱现实的矛盾仍可能限制上涨幅度。技术面显示其呈现增仓上涨态势,短期需观察能否突破35500元/吨的第一压力位及37000元/吨的第二压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