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内塔尼亚胡会面时,共同沉浸在对伊朗“胜利”的喜悦中。但这场团结的表象下,两人在伊朗、加沙及更广泛中东地区的终局目标上存在分歧。
两位领导人都高调宣扬上月对伊朗核设施打击的成功,称此举延缓了伊朗核计划。但两名外交官表示,情报评估显示伊朗仍藏有浓缩铀储备,且具备重建能力,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都清楚,这场“胜利”更多是短期成果,而非战略性胜利。
外交官称,两人的分歧在于如何进一步向伊朗施压。特朗普表示,其首要任务是倚重外交,追求“确保伊朗永不发展核武器”这一有限目标——伊朗始终否认有此意图。
相反,一位了解内塔尼亚胡想法的消息人士称,以色列总理希望动用更多武力,迫使伊朗做出根本性让步(必要时甚至不惜让伊朗政府倒台),放弃以色列视为“生存威胁”的核浓缩计划。
这种分歧在加沙地带同样显现。
急于塑造“全球和平缔造者”形象的特朗普,正推动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巴勒斯坦领土停火,但战后协议框架尚未明确,终局仍存变数。
内塔尼亚胡虽公开支持停火谈判,却称自己致力于“彻底瓦解哈马斯”,哈马斯是伊朗的战略盟友。这位以色列总理希望将剩余哈马斯领导层驱逐(可能送往阿尔及利亚),但这一要求遭到哈马斯断然拒绝。两名中东官员表示,短期停火与持久解决方案之间的鸿沟依然巨大。
此外,了解内塔尼亚胡想法的消息人士称,他对美国重启与伊朗的核谈判感到不满。本周预计在挪威举行的谈判,是美伊在对伊以冲突以来的首次外交接触。内塔尼亚胡反对任何可能为伊朗政权提供经济与政治喘息空间的举动。
上述消息人士称,内塔尼亚胡希望伊朗完全照搬“利比亚模式”:在严格监督下彻底拆除核设施与导弹基地,放弃本土铀浓缩(即便用于民用需求)。
西方与地区官员表示,以色列寻求的并非外交解决方案,而是伊朗政权更迭。内塔尼亚胡清楚,若伊朗拒绝放弃核野心,以色列要采取进一步行动,至少需要白宫的默许(甚至直接支持)。
但外交官们称,特朗普的目标不同。在6月对伊打击后,他认为这是向伊朗施压达成协议的契机,渴望实现“与伊朗复交”这一长期未竟的外交壮举。
周一,特朗普称“未来可能取消对伊制裁”。上同日,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在X平台发布的帖子引人关注,他称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认为“美国投资者可赴伊朗,活动不受阻碍”,暗示伊朗或将经济合作纳入协议考量。
但西方与地区官员指出,伊朗统治者面临两难:若不放弃核野心,可能遭新一轮打击;若屈服,将在国内面临羞辱。因此,他们可能拖延谈判,不愿彻底退出核计划。这对急于达成协议、获取经济收益的特朗普而言,无疑也是难题。
了解内塔尼亚胡想法的消息人士称,以色列的“备用方案”很明确:通过定期打击实施“持续遏制”,防止伊朗核计划死灰复燃。在对伊空战之后,以色列重申其地区无可匹敌的军事强国地位,即更愿动武,且能精准打击,近乎不受惩罚。
与此同时,美国采取的是“对冲策略”。尽管以美鹰派仍希望伊朗政权更迭,但特朗普显然不愿承担这一计划所需的巨大军事、政治与经济成本。
美国打击伊朗后,特朗普迅速宣告胜利。尽管他称“若伊朗继续浓缩铀至危险水平,可能考虑再次轰炸”,但将6月22日的行动描述为“大胆、精准的一次性行动”。
华盛顿智库中东研究所伊朗项目主任亚历克斯·瓦坦卡(Alex Vatanka)称,特朗普反复宣称“伊朗核计划已被摧毁”,与其说是胜利宣言,不如说是警告:“别再要求更多”,以暗示他已做得够多,不愿进一步卷入。
前美国外交官、波斯语专家艾伦·艾尔(Alan Eyre)表示,尽管内塔尼亚胡及其鹰派盟友言辞激烈,但并未提出可行的政权更迭路线图。与伊拉克不同,伊朗没有能推翻统治精英的可靠反对派,且有强大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守护政权。
了解内塔尼亚胡想法的人士称,伊朗的防空系统已受损、核设施被削弱、代理人武装头目被清除、威慑力动摇,但其重建与重整的窗口会随时间扩大。
因此,外交官与两名中东官员表示,对内塔尼亚胡而言,这是“未竟的事业”——关乎战略与生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