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上周,特朗普向美国贸易伙伴发出的二十多封信件引爆舆论。他在信中宣布将于8月1日提高关税,以解决所谓的“困扰美国数十年的贸易逆差问题”。
特朗普在这些致日本、韩国等国的信件中强调,必须“消除我国与贵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并称每个双边贸易逆差都是“对美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
数十年来,特朗普始终坚称他国“占美国便宜”。早在1980年代末的报纸广告和采访中,他就呼吁“该让日本等有能力的国家为消除我们的巨额逆差买单了”。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分析师佩妮·纳斯(Penny Naas)指出:“近40年过去,他传递的信息丝毫未变,关税如今已成为他迫使对手让步的首选工具。”
但众多分析师批评特朗普过度关注服装、电子产品等商品贸易逆差,却忽视关键问题。
新加坡欣里奇基金会贸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尔姆斯(Deborah Elms)指出,美国四分之三劳动力集中于金融、零售、通信等服务行业,“若像特朗普团队那样只盯着商品贸易,无异于用残缺数据制定错误政策”。欧盟数据显示,2023年欧美商品与服务贸易总体平衡,美国逆差仅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
纳斯警告,“美国不可能自产所有商品”,例如咖啡和香蕉必须依赖进口。彼得森研究所经济学家玛丽·拉夫利(Mary Lovely)直言:“放弃专业化分工的代价不仅是效率损失,有些产品将彻底断供!”
尽管独立经济分析师艾伦·托内尔森(Alan Tonelson)大体支持特朗普的贸易方针,但他也呼吁避免对某些产品征收进口税。
“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对咖啡和香蕉征收关税,”他在采访中说。他也认为有充分理由不对服装、鞋子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征收关税。
托内尔森是批判自由贸易的书籍《竞相逐底》(The Race to the Bottom)的作者,他还表示,他认为自特朗普就职以来,“贸易政策的基本方向不仅正确,而且早该如此。”他补充说,他强烈反对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说的贸易逆差在经济上无关紧要的观点。
拉夫利预测,“特朗普可能缩小与某些国家的逆差,但新逆差会像打地鼠般在其他地方冒出来”。
托内尔森则援引经济学家Maurice Obstfeld与Kenneth Rogoff的研究强调,2000年代全球失衡与2008年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当贸易失衡失控时,重大金融崩盘往往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