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在当地时间周日宣布,因发射场出现技术问题,取消了在德克萨斯州进行的“星舰”第十次发射任务。这次发射原本被寄予厚望,有望实现此前多次因早期失败而未能完成的一系列关键发展里程碑。
当时,高达70.7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与52米的“星舰”上级火箭已在SpaceX的Starbase发射设施整装待发,并开始加注推进剂,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周日晚7点35分(北京时间周一早上)升空。
然而在距离点火约30分钟时,SpaceX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将暂停发射以排查地面系统故障。
马斯克原定在火箭升空前公布“星舰”的最新研发进展,但临时安排的直播最终显示该更新已被取消。
类似延期在以往通常只需数日即可解决。根据SpaceX官网,目前公司计划最早在当地时间8月25日(或为北京时间周二早上)再次尝试发射。
作为SpaceX下一代重型运载工具的核心,“星舰”不仅承载着公司未来发射业务的战略地位,更是马斯克实现火星探索雄心的关键。
然而,这一项目今年以来屡遭挫折:两次早期飞行测试失败,第九次飞行中在太空阶段再次受挫,6月的地面测试台更发生了大规模爆炸,碎片甚至飞入毗邻的墨西哥境内。SpaceX长期坚持的“以失败换进展”研发路径因此备受考验。
尽管如此,公司依旧在其庞大的Starbase工厂加快生产新一代“星舰”,以支持持续试飞。美国宇航局(NASA)也希望能在2027年前后将其用于执行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这些波折凸显出“星舰”最新版本的技术复杂性。新一代火箭配备了更强推力、潜在更耐用的隔热盾和更坚固的襟翼,以确保大气层再入时的稳定与安全。这些改进也是马斯克长期强调的快速可重复使用的关键所在。
按计划,整套系统原本应在当地日落时分升空,“星舰”上级火箭在数十英里高空与“超级重型”分离。不同于此前尝试使用发射台巨型机械臂回收着陆,“超级重型”此次将目标锁定墨西哥湾,进行软着水实验,以验证备用发动机的配置。
“星舰”则会短暂点火,进一步进入太空,尝试释放首批模拟“星链”卫星,并在亚轨道飞行途中再次点火。此后,它将在印度洋上空再入大气层,这是测试新型隔热瓷砖与襟翼能否承受极端高温冲击的关键环节。过去,多次再入过程中,火箭外层都曾被高温严重灼蚀。
SpaceX在官网上表示:“星舰的再入轨迹被有意设计成,在进入最大动压点时,将尾部襟翼推向结构极限,以验证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