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在经历了数次令人失望的失败后,SpaceX的“星舰”(Starship)终于在第十次试飞中成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地球。马斯克希望将来用这个巨型火箭来将人类送上火星。
这次成功的任务对Space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而言无疑是一种宽慰,显示研发项目已重回正轨。NASA希望把“星舰”作为未来数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登月舱。
“他们似乎实现了所有测试目标。”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德·哈里森(Todd Harri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这让SpaceX重回正轨。”
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Sean Duffy)则在社交平台X上向SpaceX表示祝贺,并称这是NASA及其商业合作伙伴的伟大一天。
此前不少人质疑“星舰”项目存在严重的工程缺陷。这次飞行至少暂时让一些批评马斯克和SpaceX的人噤声。
这枚接近122米高的飞行器由上级飞船“星舰”和装有33台发动机的强大助推器“超级重型”组成。
在此次的第十次试飞中,助推器成功在墨西哥湾模拟软着陆,上级飞船一路飞至印度洋。在太空中,上级释放了八枚新一代星链(Starlink)互联网卫星的假模型,成功测试了类似“糖果机”的释放装置。
重返大气层的视频显示,飞船的隔热盾在“星舰”翻滚穿过大气层时更有效地保持了结构完整。
哈里森指出,过程中确实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助推器的33台发动机中有一台提前关闭,但其他发动机进行了补偿,任务得以继续。在上级再入大气层时,控制飞行的尾翼部分被烧穿,尾部部分结构似乎发生爆炸。
“那部分他们还得修复。”哈里森说,“但即便如此,它依然保持了完美的控制,并按预期溅落。”
任务结束时,飞船先转为垂直姿态模拟着陆,随后倒入印度洋。SpaceX预先放置在海面的浮标摄像头捕捉到“星舰”爆炸的最后瞬间。
对于一座相当于17层楼高、内含残余甲烷燃料的庞然大物来说,倒地爆炸并不意外。同样,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模拟着陆后也发生了爆炸,这些都在SpaceX飞行规划的预期之中。
“星舰”是迄今建造的最大、最强大的火箭。更厉害的是,马斯克称它将完全可重复使用,两个级段都会返回发射场并由巨型机械臂接住,也就是网友戏称的“筷子夹火箭”。
若SpaceX能实现这一愿景,“星舰”或将彻底改变航天产业,使更大更重的有效载荷以更低成本发射入轨。
与NASA和传统航天公司在试飞前力求预见所有工程问题的做法不同,SpaceX奉行“打破再修复”的开发理念。这带来更多失败,但也证明能更快更高效。
然而此前的第七、第八和第九次试飞令人失望,因为上级“星舰”的飞行阶段甚至比第五、第六次还短,而第五、第六次至少成功再入并在印度洋上模拟着陆。
SpaceX原本希望今年早些时候的试飞就能完成大部分目标。“所以他们可能比原计划落后了六个月。”哈里森说,“如果能在六周左右再进行一次试飞,就能开始追赶,尤其是能有更多这样的成功。”
届时,马斯克的公司便可攻克前往月球和火星所需解决的其他技术难题。
马斯克周一晚间在SpaceX直播中表示,他希望公司能在明年展示两艘“星舰”在轨推进剂转移的能力。
没有补给的话,“星舰”只能进入近地轨道。若要飞往更远目的地,必须通过多次额外发射将液氧和液态甲烷补满。这意味着SpaceX还需展示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多艘“星舰”的能力。
去年,马斯克称SpaceX将在2026年发射首批无人“星舰”前往火星。近期他仍称这是目标,但信心有所下降。与此同时,SpaceX还承担着NASA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合同。
阿耳忒弥斯三号(Artemis III)任务计划在2027年底把两名宇航员送至月球南极地区。届时将使用“星舰”作为登月舱,将宇航员从月球轨道送至月面。但随着“星舰”研发进度延迟,阿耳忒弥斯三号几乎肯定要推迟到2028年或更晚。
NASA的登月计划不断延后,中国则在稳步推进,目标是在2030年前让中国航天员登月。本月,中国宣布已成功测试一款月球着陆器。
即便有了这次的成功试飞,哈里森仍认为,中国在NASA之前抵达月球的几率超过五成。如果真如此,“这也不是世界末日。”他说,“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打击。”
哈里森表示,他想看看接下来SpaceX能以多高的频率发射“星舰”。如果大约能做到六周一次,“他们就能让项目回到进度表上。”但若每次发射间隔拖到两三个月,他警告说,“那将严重拖慢阿耳忒弥斯三号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