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热门的加密货币交易已骤然降温。部分投资者直言“早料到了”,另一些人则选择加倍押注。
这曾是今年大半年里的“首选交易”:卖出股票或借款,再将资金大举投入比特币、以太坊及其他加密货币。投资者推高了这些“加密货币财库公司”的股价,将其视为放大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市场押注收益的工具。
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在2020年开创了这一模式,当时他将一家名为MicroStrategy的小型软件公司,转型为如今名为Strategy的比特币巨鳄。但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暴跌,Strategy及其模仿者的股价也同步下挫。该公司7月市值峰值时约为1280亿美元,目前已缩水至约700亿美元。
这场抛售冲击了包括知名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内的大牌投资者——他支持了多家加密货币财库公司,还有那些追随“布道者”买入这些股票的普通投资者。
塞勒本人则一如既往地看涨,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比特币正处于“打折促销”阶段。怀疑者早已预料到此次回调,因为加密货币财库公司的股价通常会较其持有的代币内在价值存在溢价。
“整个概念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相当于花2美元买1美元纸币,”Spectra Markets总裁布伦特·唐纳利(Brent Donnelly)表示,“这些溢价最终会被压缩。”
这些加密货币财库公司刚出现时,还为此前难以直接接触加密货币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但过去两年推出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今也能提供同样的解决方案。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是一家大型以太坊财库公司,得到蒂尔支持,由华尔街资深策略师汤姆·李(Tom Lee)运营,该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下跌逾30%。
ETHZilla则从生物技术公司转型为以太坊财库公司,蒂尔也是其投资者之一,该公司股价一个月内下跌23%。
今年大部分时间,在对加密货币友好的特朗普政府推动下,加密货币价格持续上涨。加密货币财库公司引发的狂热进一步推高了代币价格。但这波涨势在10月10日骤然终结——当时中美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引发市场抛售。创纪录时长的政府停摆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价格造成了压力。
比特币价格过去一个月下跌15%。同期,Strategy股价下跌26%,塔特尔资本管理公司(Tuttle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马修·塔特尔(Matthew Tuttle)旗下相关ETF——MSTU(旨在实现Strategy两倍回报率)下跌50%。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本质上是杠杆加密资产,因此当加密货币下跌时,它们的跌幅会更大,”塔特尔表示,“比特币已经证明其不会消失,逢低买入会获得回报。”
至少有一位大牌投资者在这些股票暴跌后调整了投资组合。全球知名空头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于2023年关闭了对冲基金,但仍在自己交易并为客户提供建议。他此前一直做空Strategy并买入比特币,认为投资者既然可以直接购买比特币,花高价买入塞勒的公司毫无意义。上周五,他告知客户是时候平仓这一交易了。
他上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财库股仍被高估——部分原因是其股价仍高于公司持有的加密货币价值,但已不再离谱。“这一投资逻辑已基本兑现,”他在给客户的信中写道。
只要加密货币持仓保持价值,大多数为购买加密货币而融资的公司短期内不太可能面临危机。部分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因此仍持有充裕现金,可在加密货币价格较低时买入,甚至收购竞争对手。
但分析师表示,面临亏损的公司将难以通过发行新股来购买更多加密货币,这可能给加密货币价格带来压力,同时引发市场对这些公司业务模式的质疑。
“很多公司都陷入了困境,”比特币财库公司斯Strive首席执行官马特·科尔(Matt Cole)表示。Strive今年早些时候筹集资金买入比特币,平均买入价较当前价格高出逾10%。
Strive股价过去一个月下跌28%。他表示,Strive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抵御波动”,因为该公司最近通过优先股而非债务筹集了资金。
29岁的西雅图投资者科尔·格林德(Cole Grinde)是一名饮料行业销售人员,今年早些时候BitMine开始囤积以太坊时,他以每股约4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价值约10万美元的该公司股票。截至目前,这笔投资已亏损约1万美元。
尽管如此,格林德表示他正在增持股份。他通过卖出BitMine的期权来抵消部分亏损。他对BitMine的信心源于以太坊区块链(发行以太坊的网络)日益普及以及李的影响力。
“我认为自从他接手以来,他的人脉和个人魅力帮助该股飙升,”他在谈到李时表示。李在摩根大通工作了15年,是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管理合伙人,也是商业电视节目的常客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