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就飙升的美国国债发出严厉警告,称若当前财政路径延续且经济扩张未显著提速,美国“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接受私募股权巨头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主持的《大卫·鲁宾斯坦秀》访谈时,凯雷投资联合创始人鲁宾斯坦问及当前高达38万亿美元的国债规模,称“有人会说这数额惊人”。
所罗门回应称,他接触的人不仅担忧债务本身,更担忧其过去五年“加速增长”的态势,“且我们似乎无力扭转”。他指出,激进财政刺激已“嵌入”民主经济体的运行模式,自金融危机以来债务规模已从2008年的约10万亿美元激增至当前水平,增长超三倍。
彼得·G·彼得森基金会(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数据显示,2025年债务增速进一步加快,从37万亿增至38万亿的速度为疫情之外最快。该非党派监督机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彼得森(Michael Petersen)在10月22日财政部确认突破新基准后表示:“美国这样的大国不应以危机式预算不断增发债务。”
所罗门向鲁宾斯坦表示,若政府继续以当前利率为债务再融资,美国国债规模“肯定会增长至40万亿美元左右”。
所罗门强调,解决巨额债务的关键不在增税或开辟新财源,“收入路径”远不如“增长路径”可行。他指出,提升美国增长轨迹至关重要,就债务管理而言,3%与当前2%的趋势增长率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增长潜力,所罗门持谨慎乐观,认为企业技术应用、基础设施投资热潮(预计六七家巨头今年投入3500亿美元)及监管政策转向“系统性审视必要规则”构成三大利好。他同时提到,2025年对AI的押注虽伴随股市泡沫风险,但技术加速仍可能带来生产力跃升。
尽管长期债务隐忧存在,所罗门对当前经济短期表现持积极态度,认为“现状良好”,“短期内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低”。他指出,政策不确定性是历届政府常态,企业需适应调整,而美联储独立性等金融稳定机制“全球范围内发挥了关键作用”。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等商界领袖亦呼应债务警告。达利欧警告债务累积将引发“经济心脏病”;Beazer Homes首席执行官艾伦·梅里尔(Allan Merrill)则批评“寅吃卯粮”的社会心态,称其在北加州仅施工许可就需支付14万美元。
所罗门最后强调,美国必须持续吸引债主“购买并为债务融资”,若债务继续膨胀,“最终解决财政困局的将是美国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