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银行策略师Ohsung Kwon周二撰文称,该行情绪指标上周大幅下滑,大概率已触发买入信号。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当出现这一信号,标普500指数(SPX)在未来三个月平均上涨7.5%,上涨概率超90%。他还表示,随着三季度财报季收尾,政府重新开门也将为股市提供支撑。
这并非投资者唯一可以依赖的因素。对于Ohsung Kwon来说,困扰部分投资者的五大熊市论点不屑一顾。他已将2025年年底的标普500指数目标值从6600-6800点上调至7100点。
第一个担忧是流动性收紧。“此前确实如此,主要是市场吸收了财政部一般账户(TGA)的大额补充资金,”Ohsung Kwon写道。这里指的是今年夏天联邦债务上限之争后,政府需要补充其活期账户资金。由于财政部出售国债融资补充该账户,金融体系中可用于其他领域的现金减少。
如今,该一般账户余额已补充至1万亿美元(疫情以来最高水平),且量化紧缩(QT)即将结束,这一不利因素已基本成为过去。流动性状况将持续改善,而非恶化。
第二个担忧是消费者健康状况与裁员潮。Ohsung Kwon表示,尽管这些担忧可能有道理,但它们可能促使美联储下月降息。利率期货显示,12月降息概率仅为63%,因此降息落地时市场大概率会上涨。与今年以来推动标普500指数上涨的人工智能龙头股不同,此次涨势可能将覆盖更广泛的股票群体。
与此同时,零售销售疲软的假日季可能成为消费股的“利空出尽事件”——市场消化所有坏消息后便能继续前行。许多消费股目前估值处于低位。他表示,“如果这些公司在未来几周财报中充分下调预期”,可能会成为买入机会。
第三个担忧是,自春季“解放日”恐慌以来,市场几乎一路直线上涨。尽管这一惊人涨幅让部分市场观察人士警告股市可能出现大幅回调,但下跌本就是健康牛市的一部分。
“我们从银行CEO们那里得知,未来一到两年,市场可能出现10%以上的抛售,”Ohsung Kwon写道,“这未必是看空信号,而只是常态。自1950年以来,平均每年会发生0.8次10%以上的回调。”
第四个问题是,人工智能超大规模企业投入的巨额资金,对创新而言是否真的必要?怀疑者可能会认为,科技巨头为了维持行业领先的表象而过度支出,牺牲了自由现金流。如今,即便是大公司也在通过举债为资本支出融资,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紧迫。
Ohsung Kwon认为,这些疑虑恰恰意味着投资者应将焦点转向人工智能基建股——无论OpenAI等公司能否从中获利,这类股票都将受益于这一长期投资周期。
最后,尽管估值无疑处于高位,但“估值只是等式的一半”,Ohsung Kwon表示。和许多其他策略师一样,他指出,即便估值维持当前水平,盈利增长也能推动股市上涨。如果未来五年每股收益年均增长10%,那么标普500指数的年总回报率应能达到8%,这意味着到2030年底,该指数可能触及9500点。
周二,标普500指数收报6850点附近,这一前景绝非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