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日本正在采用一种新颖的抗通胀工具:财政刺激。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都希望安抚因生活成本问题而不满的选民。但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来降温通胀,无异于往熊熊燃烧的火上浇汽油。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在关键的州长和市长选举中失利,其中生活成本高企是主要影响因素。
白宫显然清楚地听到了选民的声音。特朗普声称计划向大多数美国家庭发放2000美元支票,这笔“关税红利”的资金来自美国提高进口关税所筹集的收入。
“此事正在讨论中,”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三表示。
然而,数千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原本不是用来削减预算赤字的吗?
显然,这已不再是优先事项。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推动通过《大而美法案》时,这一点就已明确。根据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该法案包含大量减税措施,预计未来十年将使联邦预算赤字增加2.4万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优先事项显然是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要让经济保持高热度,即便代价是通胀超过目标。尽管白宫官员从未公开表态,但他们似乎认为,为了支撑名义增长,通胀维持在接近3%而非美联储2%的目标或许是值得的。
日本新首相似乎也在采取类似策略。
日本生活成本上涨是执政党自民党今年夏天历史性选举失利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也促成了高市早苗上月意外掌权。
但与特朗普一样,高市早苗并未寻求收紧政策以遏制通胀,反而主张放松财政水龙头。
她新组建的政府正在筹备一项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可能超过去年的920亿美元。该计划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是缓解物价上涨的影响。
她还任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支持者进入政府关键经济委员会,并在本周表示,愿意淡化让国家财政恢复有序的长期承诺。
与此同时,高市早苗和特朗普都已向各自的央行明确表示,希望货币政策也保持刺激性——尽管这一点可能会遭到许多利率制定者的反对。
换句话说,两位领导人似乎都打算用极有可能让通胀恶化的行动,来应对通胀带来的影响。
当然,财政刺激可以是一种强大且有用的工具,尤其是当资金定向流向低收入消费者时——他们几乎总会花掉到手的现金。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都表明,在危机时期,当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需求崩溃且通缩成为需要攻克的难题时,慷慨的财政支出至关重要。
但美国和日本目前都没有面临任何接近经济灾难的局面。从整体来看,两国经济增长虽温和但稳定,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通胀则比目标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此外,尚不清楚这场财政挥霍将在多大程度上提振增长。对于“财政乘数效应”——即额外政府支出或减税能带来多少经济增长——目前尚无普遍认可的衡量标准。
但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正如旧金山联储2020年的一篇论文所指出的,在经济衰退期、债务与GDP比率较低以及货币政策不太“积极”的情况下,财政乘数效应更高。简而言之,这与当前两国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
民粹主义的财政挥霍目前在华盛顿和东京可能具有政治吸引力,但就降低通胀而言,这是一种非正统的做法,可能会让这场抗通胀之战变得更加艰难。
本文观点来自路透社专栏作家Jamie McGe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