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亚盘,中国恒大迅速扩大跌幅,一度暴跌11%,为2015年7月以来新低。临近收盘时,中国恒大短线拉升,跌幅进一步收窄至3.77%。
债务问题还是频频将其推上风口浪尖。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因为商票问题,恒大全国多个项目停工;二是因为债务问题,恒大被多个公司告上法庭;三是8月中旬监管约谈了恒大集团高管,敦促其维护市场稳定,化解风险等等。
9月1日,恒大创始人许家印携8位副总裁出面举行了“保交楼”军令状签署大会,郑重签署了“保交楼”军令状,誓保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楼盘交付。
此前一天,市场等来了中国恒大的半年报。财报称,延迟支付供货商和工程款,假如有关项目未能复工,可能存在项目减值及流动性风险。
投行机构纷纷下调对恒大的评价。昨日,高盛将中国恒大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3港元。惠普紧随其后,将中国恒大及其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天基控股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CCC+”下调至“CC”。
中国最大的信用评级机构9月2日将这家开发商的在岸子公司以及九种人民币债券的评级从AAA下调至AA,并将他们列入可能进一步降级的观察名单。
据悉,一些非银行债权人要求恒大立即偿还贷款,这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债券持有人的可用现金。
彼时,恒大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财大气粗,地产、足球、矿泉水、文旅、金融与汽车,无不涉猎。在外界看来,恒大是通过负债发展起来。
为了舒缓资金压力、削减债务,减轻流动性问题,恒大已处置了部分资产:出售恒腾网络、盛京银行、深圳高新投、恒大冰泉相关股权及5个地产项目股权及非核心资产。
与万达创始人王健林果断剥离核心资产不一样,许家印可能还“舍不得”卖掉核心资产,就算是对于恒大汽车与恒大物业,目前仍是在商讨出售“部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