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开始了对农产品进口管理体系的改革。2021年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商品共有8类,而其中有7类属于关税配额农产品。
二、相关解读
1、进口关税配额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减让表所承诺的配额量,确定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农产品的年度市场准入数量。属于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内税率缴纳关税;属于关税配额外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外税率缴纳关税。
通俗来说,即国家对于各种商品在一定时期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在规定的数量、金额范围内方可进口,超过范围则不许进口,或实行许可证制。其主要措施有: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物征收国内税,制订购买国货和限制外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物装潢标准等。我国海关根据国家规定,需要鉴定,检验、检疫后方准进口的物品以及国内差价较大需限制进出口的物品作了规定。主要的如动植物及其制品、家用电器等。本文主要分析农产品。
2、配额农产品种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03年发布《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03 年第 4 号),第三条规定,“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品种为:小麦(包括其粉、粒,以下简称小麦)、玉米(包括其粉、粒,以下简称玉米)、大米(包括其粉、粒,以下简称大米)、豆油、菜子油、棕榈油、食糖、棉花、羊毛以及毛条” 。
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93号公告,自2006年1月1日起,取消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
2019年11月30日《商务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商务部令2019年第1号),对《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明确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有7类:小麦、玉米、大米、食糖、棉花、羊毛、毛条。
3、配额数量解读
首先,说一个概念,进口配额也有分为几种形式。
进口配额的形式有:
全球配额,即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配额,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批给一不定期额度,直至额满为止;
国别配额,即按国家和地区进行分配的固定配额,有的由单方面强制规定,有的由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确定;
进口商配额,即按不同进口商分配给一定配额。有的国家还将进口配额与片收关税结合起来,在配额以内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则片收较高关税或附加税,称为关税配额。
我们所解读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是为全球配额。
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分为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国营贸易配额须通过国营贸易企业进口,非国营贸易配额通过有贸易权的企业进口,有贸易权的最终用户也可以自行进口。从近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农产品配额总量保持恒定数值。
4、配额申领核发
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发。
食糖、羊毛、毛条进口关税配额由商务部核发。
5、关税配额税率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继续对7类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关税配额税率为1%--15%不等。
江苏省南通口岸常见的棉花税配额数量内的,适用关税配额税率,税率为1%。
国家发展改革委每年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一定数量的棉花,适用关税配额外暂定税率(5%--40%),又称滑准税。具体规定如下:
一是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高于或等于14元/千克时,按0.280元/千克计征从量税;
二是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低于14元/千克时,暂定从价税率按下式计算:Ri=9.0/Pi+2.69%*Pi-1,其中Ri为暂定从价税率,Pi为关税完税价格,单位为元/千克。
在关税配额数量和关税配额外滑准税配额数量以外的,适用关税配额外税率,目前关税税率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