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恰逢夏荷盛开,雷雨过后,空气里透着一丝凉意,所以和友人一起沿着西湖踱步。人不少,但丝毫不减我们的兴致,其实我和友人都不是第一次来杭州了,可是自然对于这座城市的偏爱让人总是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或来自上古文化的传承,或来自大自然赋予这座城市的美。
杭州是全国第一座实行公园、博物馆常年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城市,后来这一举措在全国推广实行,让人欣慰。在人文、艺术、历史面前无论你是一平如洗的乞丐还是上流豪绅,你都可以平等站在这些作品前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认识自己的过去,感受同样的熏陶与历史对话。
历史的长明灯亘古长明,照亮每个世人未来的前路。我们来到浙江博物馆,参观了雷峰塔成列馆,这个塔因为一部《白蛇传》而被世人所熟知。虽然在我看来雷峰塔在外观设计上不如保俶塔纤长秀美,但成列馆里成列的宝贝却让我们大开眼界。“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一南一北,相互映衬。在陈列馆里摆放的碎瓦残垣上,器皿银饰上,都重复雕琢着这样几个佛家的故事:
一、舍身喂虎
释迦牟尼佛是已经成佛的一尊佛,因此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必然也做过各种“内施”。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看到这一只母老虎刚生下小虎,可是由于太饿、身体太虚弱,饿得发抖,饿得无法忍耐,看到眼前的儿子,都想要把它吞下肚里,是那样一种饥饿之苦。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他看到了,当下悲心彻入骨髓,忘掉自己而舍身喂虎。
二、割肉喂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当中,受到忉利天王的测试,天王化身为老鹰追赶一只鸽子,鸽子惊慌飞跑,逃进释迦牟尼佛的怀抱。因为释迦牟尼佛内心充满着对众生的慈悲,没有对众生嗔恨、伤害的念头,那种心念所散发出来的心波,能够感动到动物,使动物一看到他的身相,接触到他的影子,就有一种安慰的、无惧的感觉。所以,这只小鸽子投进了释迦牟尼佛的怀抱,感觉到生命的被救与安稳。
这时追赶过来的老鹰就跟释迦牟尼佛说:“这只鸽子是我的猎物,应该还给我,否则我会饿死。有了这只鸽子,就有了我的生命,没有这只鸽子,就没有我的生命。你同情这只鸽子,难道你就不同情我吗?”释迦牟尼佛想救鸽子,但也同情老鹰,不惜跟老鹰商量,要割下自己的肉来喂鹰。“好,可以呀!这只鸽子肉有多重,你所割下来的肉也必须有多重!”释迦牟尼佛就割下身上的肉跟鸽子的体重相秤量,结果切下一块,重量不如鸽子,再切下一块,还是不够。最后舍命全身秤量,才与鸽子的重量相等。
这个时候,忉利天王感动了,他现出天王之身,然后向这一位菩萨匍伏顶礼、赞叹,是真菩萨,必定成佛,同时请菩萨将来成佛的时候,务必也要超度他。佛祖无不慈悲,我也渐渐明白了林清玄在他的小品文中提的问题:为什么佛祖都低着头?只因世间太多不平和无奈、遗憾和曲折,无法割舍,无穷无尽。
在做交易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舍得间求索,我们自不必用佛祖的境界来苛刻要求自己,但是无舍无得,这是先人教我们的道理。对于市场我们谦虚,虔诚,心怀敬畏一如佛祖面对芸芸众生,面对匍匐叩拜、虔诚祷告的世人。对于投资,我们懂得放下与转身,懂得暂时的休憩与调整,这种选择虽远不及佛祖割下肉身以慰生灵来的无畏与伟大,但却让我们内心获得短暂的安宁与平静,让我们的心力不在为数字而奴役,让我们的心灵不再游弋,在一个充斥着数字游戏的资本市场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懂得舍得的要义,身体力行之,方能成不败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