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今天(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出口15.5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外贸进出口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需求从疫情中恢复性增长、全球流动性量化宽松、部分发达经济体采取财政金融强刺激政策,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在进口环节也有所体现,刚才我公布的相关数据也提到了这一点。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从进口均价来看,今年以来,原油、天然气、钢材等商品进口均价同比均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32.8%、5.1%和43.6%。
由于需求放缓,中国9月份大豆进口同比下降30%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大豆进口量687.6万吨,较上年同期的979万吨下降30%,因压大豆榨利润率不佳抑制了需求。因为预计快速复苏的生猪群将带来强劲需求,国内压榨商今年早些时候加大了对大豆的采购力度。但由于当前生猪利润率暴跌对大豆压榨利润率构成了压力,大豆需求有所放缓。部分交易商预计10月进口量也将同比下降,同时飓风“艾达“所造成的美国大豆出口放缓也会造成到货量减少。另外,国内限电也导致一些压榨商们被迫停产。
中国9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较8月下降1.9%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较8月下降1.9%,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进口了8.42亿吨铁矿石,同比下降3%。因钢铁限产抑制了这种炼钢原材料的消费。华泰期货亦表示,受两高限电及冬奥会环保影响,粗钢10月月度产量重心仍将较9月继续下降,国内铁矿消费将进一步受到压制。
中国9月原油进口同比下降15%,天然气进口创9个月新高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原油进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5.3%,1—9月原油进口同比下降6.8%至3.87亿吨,因企业在全球价格上涨之际使用原有库存,且因受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配额收紧影响,限制原油购买。此外,中国9月份天然气进口量升至1062万吨,为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企业用于发电的煤炭短缺,导致供电偏紧,在冬季取暖旺季之前积累库存。
中国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迎五个月来首次增长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较上个月回升了3%,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降,因此前疫情影响的发货量集中抵达中国;今年前九个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同比下降19.5%,至401.9万吨。
中国9月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增长76%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煤及褐煤进口3288.3万吨,同比增长76%,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1-9月煤及褐煤进口2.304亿吨,同比下降3.6%。主要是由于发电厂在冬季取暖季到来前购买燃料以提振发电量,以缓解电力紧张并补充煤炭库存。
中国9月份纸浆进口量降至231.0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9月纸浆进口同比增加1.7%至2287.8万吨;9月纸浆进口为231.0万吨,8月为250.0万吨。
中国8月钢材出口环比减少,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小幅增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9月钢材出口为492.0万吨,8月为505.3万吨。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49.19万吨,8月为49.02万吨,出口量创2020年3月以来最高月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