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局,人民币表现强劲。周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调升647点至6.8265,升至2022年8月22日以来最高水平。上午,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6.8关口,均为2022年8月以来首次;午后,据新浪报价,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100点,收复6.7关口。
经济日报指出,1月3日起,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次日3:00。交易时间延长将使得我国外汇市场能更好与国际接轨,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更多交易时段。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均相应延长。这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1月7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
高盛:预计中国股市将上涨15% 人民币或升至6.5
除了人民币,中国股市在新的一年里也大放异彩,随着中国逐渐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并开放边境,交易员卷土重来。此外,当局放宽监管风险和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措施也进一步提振了市场。
华尔街不少投行在去年年底就颇为看好中国市场。这一阵营的代表之一——高盛最新表示,中国股市可能会上涨15%,而人民币预计将触及去年4月份以来的高位。
包括Kinger Lau在内的策略师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从70点上调至80点,理由是房地产、互联网监管和地缘政治等领域出现了政策转向,以及中国股票估值较低。
另外,以 Kamakshya Trivedi为首的货币策略师在1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高盛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到年底将上涨至6.5,而之前的估计为6.9。
Lau的团队写道:
“在2023年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在增长、政策和通胀周期中似乎都处于有利地位。当前的市场环境使我们相信,维持减持或做空中国股票的下行风险明显高于做多。”
过去两个月,MSCI中国指数已从去年10月的低谷上涨48%,跑赢全球同业。对中国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提振了人民币的买盘,并鼓励强劲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
此外,高盛指出,鉴于中国经济的重启速度快于预期、宏观经济复苏和互联网监管正常化,预计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盈利将进一步上涨。它将阿里巴巴纳入确信买入名单,并重申对其他几家科技公司的买入评级。
瑞银对于今年中国经济非常乐观,预计今年将有人民币2000亿元海外资金净流入,外资在等待进场机会。
周一,瑞银策略分析师孟磊在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GDP的增速将上升至4.9%,其中主要的贡献来自消费,消费增速将从小幅下跌反弹至6.6%,出口增速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将出现同比下降。同时,A股的盈利增长将从2022年的4%回升至2023年的15%。瑞银对500位中国企业家进行调查,其中79%的受访者预计国内订单将在未来6个月增长。
亚洲股市进入技术性牛市 今年或跑赢全球同行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和美元疲软吸引投资者重返亚洲地区,亚洲基准股指有望进入技术性牛市。
MSCI亚太指数周一上涨1.7%,从去年10月24日的低点上涨至20% 以上。香港和韩国股市盘中领涨,而日本股市则因假期休市。
这一潜在的里程碑标志着MSCI亚洲指数的逆转。按照技术分析的标准,一旦上涨超过20%就会认为当下的股市已经进入到了牛市行情。
此前该指数一度从2021年初的峰值下跌了近40%。但2023年迄今为止,MSCI亚太指数已经上涨3.7%,比标普500指数高出约两个百分点。去年两项指数均下跌了约19%,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Saxo Capital Markets Pte.的高级策略师Charu Chanana表示:
“涨势既快速又猛烈,因此预期会出现一些获利回吐是很自然的。还有一些风险需要继续关注,例如日本央行的鹰派转变和对新一轮公司财报季的评判。但话虽如此,亚洲市场在2023年超越全球同行的空间仍存。”
CEB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rp.董事总经理Banny Lam表示:
“美元正在走弱,从而将流动性推回亚太市场。我认为这是一次更可持续的反弹,因为2022年的下滑和区域经济前景的改善为上涨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