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锂市场大事】
1. 澳洲某锂矿山部分长单四季度定价方式调整
目前澳洲四季度锂辉石定价依旧在火热谈判中,当前某矿山部分长协按SMM等报价机构的锂盐M+1月的定价模式执行。据SMM了解,目前头部锂矿山与下游的的定价依旧以几网锂盐Q-1的定价模式结算。
2. 乘联会:10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9.6万辆 同比增长23%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9.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增长14%。10月1-15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9.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2%,较上月同期增长8%。根据乘联会零售数据,全国城市市场的价格段结构走势是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需要有效鼓励低端消费,毕竟在一半家庭还没车的情况下,低端消费潜力更大。
3. 乘联会:9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0.4%
根据乘联会皮卡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3年9月份皮卡生产同比降4.3%,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0.4%,出口1.23万辆,市场环比增13.6%,处于近5年的中位水平。由于去年皮卡夏季生产较强,基数高,今年房地产低迷,因此虽然有促消费政策的鼓舞,今年1-9月的皮卡整体销量为37.7万辆,同比微降2.1%。
4. 自然资源部加大锂矿区块出让力度
据自然资源部矿业权管理司消息,为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锂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正在积极推进锂矿区块出让,加大锂矿源头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新疆、四川、江西、云南等省份的近20个锂矿区块正在积极开展出让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后续将通过找矿靶区评价、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区块来源,纳入出让计划。
5. 云南两处锂矿拍卖落定:花落云南本地企业,天价未现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18日晚间公示了日前云南两处锂矿探矿权的竞价出让结果。其中,云南省玉溪市安化锂矿探矿权由云南省锂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668万元竞得,云南省昆明市安宁鸣矣河雁塔村锂矿探矿权由昆明市绿色资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305万元竞得。两处锂矿探矿权的出让竞价在10月16日下午三点开始,下午五点就闪电般结束,并未出现此前川西两处锂矿激烈的争夺情况。最终的拍卖成交价相较于起始价升值率仅为4.66倍、7.71倍。据了解,国内锂电行业龙头中,宁德时代、赣锋锂业都未参与此次竞拍。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锂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当前锂价下行,但锂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仍然存在。因此,对锂矿资源的需求依然强劲,买家希望获得未来潜在的供应,增加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澎湃新闻)
6. 天齐锂业: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
天齐锂业近期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船和储能产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有关政策的倾斜是客观存在且可合理预期的;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目前公司已实现锂资源100%自给自足,拥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产品竞争力强。公司控股子公司拥有的格林布什锂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成本最低的在产硬岩型锂矿。
7. 9月进口锂矿远超预期,创近两年新高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9月中国锂矿石进口数量为49.9万吨,环比增加93.2%,同比增加125.6%。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39.9万吨,环比增加130.6%,同比增加94.1%。自巴西进口3.3万吨,环比增加327.5%,同比增加504.2%。9月进口锂矿远超预期,创近两年新高。2023年1-9月中国锂矿石进口数量为316.2万吨,同比增加64.0%。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263.0万吨,同比增加45.7%,从巴西进口11.3万吨,同比增加53.9%。另外,从尼日利亚进口17.2万吨,同比增加400.2%,从津巴布韦进口16.9万吨,同比增加8128.5%。
【碳酸锂期货产业链一览】
据广期所报告,碳酸锂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大致可以由下图所示:
在锂产业链上游,锂矿石或盐湖卤水形式的锂资源经提取后,在各环节分别经加工制得一次锂盐(如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二次/多次锂盐(如氟化锂、溴化锂)、金属锂等多种形式产品。
碳酸锂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对由盐湖卤水或锂矿石生产的初级碳酸锂产品进行再加工,进而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及其他锂产品。目前,由于初级碳酸锂再加工的技术已十分成熟,锂矿冶炼企业基本上均能完成由锂矿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全过程。盐湖提锂企业由于提纯技术、成本考量等原因大多产品为工业级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会根据产品需要,委托加工企业进行提纯除杂。
在产业链下游,碳酸锂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还可用于电解质溶质、玻璃、陶瓷、空调制冷剂、稀土电解添加剂等多种产品。
【碳酸锂生产特征】
据广期所报告,
1. 碳酸锂生产周期有一定季节性:1至2月由于青海盐湖结冰、企业例行装备检修、春节放假等因素,国内盐湖产量普遍下降30—40%。3月后随着气温升高,碳酸锂产量迅速回升,直到6月开工率达到顶峰。7月后由于夏季高温限电限产,碳酸锂产量小幅下降,但仍保持较高产量直到12月。
2. 碳酸锂产量提升周期较长:锂资源原材料的勘探开发是碳酸锂产能提升的基础,新矿山和新盐湖的开发需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勘探、可研、采矿权审批、生产工厂建设、产能爬坡。前三个步骤为前期准备阶段,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国家的审批流程区别较大,时间较为不确定。一般而言,新建锂辉石、锂云母冶炼工厂需要2至3年左右,产能爬坡至满产又需要1至2年左右;新建盐湖提锂工厂整个过程则需要5至7年。相比之下,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企业扩产最短仅需6—10个月。
【碳酸锂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据广期所报告,碳酸锂价格影响因素可从供给、需求、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1. 供给:包括原料供应、产能利用率及新增产能释放、碳酸锂进口量、库存情况等四个方面
原料供应:锂辉石、锂云母及卤水等原料供给是否充足是碳酸锂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变化将直接影响碳酸锂的生产。我国锂辉石多为进口,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外锂矿企业产能释放速度及疫情等影响进口的因素等。
产能利用率及新增产能释放:国内碳酸锂企业新建产能投产、产能利用率(如检修、限电限产影响等)对碳酸锂的价格造成影响。当产能集中释放时,碳酸锂市场供给大幅增长,足以满足下游需求,碳酸锂价格倾向于下跌。
碳酸锂进口量:现阶段我国仍需依赖进口满足碳酸锂部分需求,故碳酸锂进口量的变化会影响碳酸锂供给。碳酸锂进口量主要受疫情通关、海外假期等因素影响。
库存情况:上下游企业通过调节库存情况,调控碳酸锂现货市场流通量,从而影响碳酸锂价格。
2. 需求:包括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两方面
政策驱动:国家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经济,不断颁布新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激励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过去支持政策以补贴政策为代表,近几年主要政策有“双积分”政策和“绿牌”政策。
市场驱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正逐步消退,个人出于市场动机的购车比例已上升至接近75%。这一转变主要源于新能源电池技术提高及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两大因素。
3. 成本:碳酸锂的成本主要包含采矿成本和加工成本
其中采矿成本与上游锂资源的类型、品位以及所采用的采矿技术等有关。一般来说,提锂成本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锂辉石、锂云母、国内盐湖、南美盐湖。国内外相比而言,南美的盐湖资源、澳大利亚的锂辉石资源等国外锂资源品位普遍优于国内,故我国锂资源开采成本相对较高。
【碳酸锂现货市场概况】
富宝资讯:海外锂矿价格走低,电池级碳酸锂主力基差报6500元/吨
富宝锂电网发布数据显示,今日富宝碳酸锂指数报166666元/吨,下跌2167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171000元/吨,下跌2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综合)报162500元/吨,下跌2500元/吨。氢氧化锂指数报159667元/吨,持平。锂辉石(非洲SC5%)报960美元/吨,下跌100美元/吨;锂辉石(中国CIF6%)报2265美元/吨,下跌100美元/吨;锂辉石指数(中国SC5%—6%)报14600元/吨,持平;磷锂铝石(7%≤Li2O<8%)报18950元/吨,持平;富锂铝电解质指数(1.5%≤Li2O<5%)报5320元/吨,持平。主力基差报6500元/吨,下跌1000元/吨。
【碳酸锂期货市场概况】
截至10月20日15点收盘,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合约全线下跌。其中主力合约LC2401收盘为151950元/吨,跌幅6.84%,尾盘一度触及跌停。持仓量今日增4675手至7.24万手。
【机构研报对于碳酸锂期货的深度解读】
光大期货:碳酸锂价格短期或仍存下行驱动(看空)
本周以来,碳酸锂价格止涨回调,近两日跌幅进一步拉大。供给端来看,此前价格的触底反弹主要在于上游减产挺价,该现象在本周继续存在,在非一体化生产亏损的情况下,外采锂辉石和锂云母产碳酸锂的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同时国内盐湖开始进入生产淡季,整体产量收缩,上游依然存在较强的挺价意愿,第三方报价延续上涨,不过价格反弹后,市场预期的补库并未明显体现。且随着近期盘面再度走弱,现货市场下游采购积极性也随之走弱,观望情绪渐浓。供给端对盘面的提振作用逐渐钝化。需求端来看,终端数据仍表现较好,但仍未有效传到至中游,部分电池厂及材料厂排产仍环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据mysteel,10月铁锂排产呈现小幅微降,其中储能方面有所转弱,三元排产高镍继续环降。在需求疲软的环境下,下半年至2024年的投产压力或继续对中长期价格中枢施压,短期或仍存下行驱动。
中信建投期货:价格仍有反复的可能,但上行空间有限(中性)
本周一LC2401合约在涨至175000元/吨后回落,基本意味着短期内情绪主导下的反弹结束,后续将进入盘整。“预期落空风险上升,叠加长期过剩预期下,价格很难维持在高位。”短期来看,供给收紧导致供需紧张的预期还未完全证伪,价格仍有反复的可能,但上行空间有限;最迟在11月,价格大概率仍会跌至“双节”前的水平。
中泰期货:碳酸锂期货本轮行情尚未结束,期价仍有上涨可能(看多)
前期政策利好已基本被消化,年内下游需求大概率无明显起色,锂盐企业的检修、减产力度未引发供给端明显转变,随着现货偏紧局面不断化解,碳酸锂的交易逻辑将重新由现货价格、供给等转变回下游消费与新增产能落地方面。碳酸锂期货本轮行情尚未结束,期价仍有上涨可能。短期需要重点关注现货价格走势,若现货发生持续性反弹,哪怕力度不大,也将继续利好期货价格。中期则需要关注下游正极厂、新能源车企实际需求落地情况,只有需求的持续向好发展才能左右本轮期货价格反弹的最终高度。
宏源期货:碳酸锂价格将逐渐稳定,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保持区间振荡(中性)
新能源汽车端保持增长,今年盐湖及一体化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在外采矿石制备碳酸锂成本出现倒挂的情况下,当前碳酸锂供需过剩预期已经计价,市场情绪消化恢复理性后,碳酸锂价格将逐渐稳定,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保持区间振荡,但长期重心仍将下移。此外,也应注意11月碳酸锂注册仓单的情况。
申万期货:综合供需基本面,碳酸锂价格仍有一定降价空间(看空)
目前由于终端需求市场不足,成交较为冷清,电池及电芯厂库存偏高,正极材料厂多以销定产,对碳酸锂采购仍显谨慎,且压价情绪持续。锂盐供应端,由于锂精矿价格偏高,外购矿石企业多有成本倒挂情况,存一定减停产预期,叠加个别企业检修,碳酸锂产量或有下滑,考虑目前库存量,整体货源供应量仍显充足。综合供需基本面,碳酸锂价格仍有一定降价空间。近期资金大量涌入拉涨期货价格。总持仓量创下期货上市以来的新高。且碳酸锂产量中符合交割品品质的占比较低,市场认为交割品不足的问题发生可能性高,综合因素影响下,近期碳酸锂成为资金颇为青睐的品种。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或近一步拖累市场情绪,关注供应减产情况。
【未来关注的风险因素】
1. 节前补库情况;
2. 矿端到港情况;
3. 企业开工情况;
4. 原料供应稳定情况;
5.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6. 锂矿项目投产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