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郑棉主力合约收跌,夜盘继续走弱,今日早盘延续弱势,截止发文,棉花、棉纱主力合约均跌超1%。外盘方面,投资者在周四感恩节假期前从近月合约展期,市场关注周五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国内市场上,棉花基本面压力犹存,但成本存在支撑,关注后续能否出现变化。
机构如何解读棉花期货后续走势?
华融融达期货:郑棉期价短期或将维持震荡偏弱态势,不排除进一步下探可能
由于原定于周末举行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意外推迟,油市重挫,对商品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目前郑棉市场情况偏弱,截至2023年11月22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300.64万吨,同比增幅40.66%。当前新棉加工速度加快,新棉大量上市对供应端进行补充。需求方面,下游市场表现低迷,纺企接单不足,棉纱库存积压,棉纱价格持续承压,纺企对于棉花原料的采购较为谨慎,预计短期下游市场弱势格局难改。昨日郑棉主力01合约阴线报收15325元/吨,期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0元/吨,持仓减少14943手,至55.5万手。从周氏超赢技术面来看,ck模式显示空,F2指标显示空、资金流量指标显示空,技术指标处于弱势。郑棉期价短期或将维持震荡偏弱态势,不排除进一步下探可能,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国投安信期货:中期棉花基本面仍偏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昨天美棉休市一天。夜盘继续下行,价格再创近期新低,国产棉现货销售基差整体报价暂稳。纯棉纱延续跌势,市场情绪悲观。截止到2023年11月22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300.64万吨,同比增幅40.66%。本周棉花现货成交仍然一般,下游刚需采购为主,下游开机不断降低,棉纱库存在高位,终端订单疲弱。继续关注新棉产量和需求变化,中期棉花基本面仍偏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光大期货:终端弱势短期难改,预计棉价仍承压运行为主
周四,ICE美棉因感恩节休市,CF401下跌0.36%,报收15325元/吨,新疆地区棉花到厂价为16345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70元/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级为16608元/吨,较前一日下跌70元/吨。国内市场方面,新疆地区籽棉交售已经进入尾声,交售价格持续下挫,部分地区已经跌破7元/公斤。下游需求同样较为疲软,棉纱库存累积,皮棉销售不畅,停收轧花厂企业数量增加,终端弱势短期难改,预计棉价仍承压运行为主,关注下游表现及持仓波动。
中泰期货:阶段性供给陆续增加和纺纱亏损压力与预期减产间的结构性矛盾下,棉价仍承压运行
基本面来看,市场在等待周度出口数据,之前前四周整体出口态势不差,而巴西方面,SECEX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11月前三周出口棉花16.92万吨,日均1.54万吨,较去年11月日均出口量增加5%。当前美国棉花收割进度加快,截至11月19日当周,美国棉花收割率77%,较之前一周增加10%,去年同期为78%,但过去五年均值为71%,阶段性供给增加制约棉价。技术面ICE美棉短线反弹态势,中线压力仍存。国内棉纺市场压力仍存,主要时供需面仍旧不佳,随着新棉的上市国内棉花商业库存持续累积增加中,叠加10月棉花和棉纱进口均同比大幅增加影响,供给压力大。下游纺织方面,纱线库存累积中,纺织品出口需求表现不佳,纺纱利润亏损态势,这种上下游间的需求不畅矛盾仍未解决,棉价仍存压力。阶段性供给陆续增加和纺纱亏损压力与预期减产间的结构性矛盾下,棉价仍承压运行。
弘业期货:目前产业上下游暂未出现明显利好驱动,预计仍以偏弱震荡为主
国际方面,上个月低起中国持续大量签约美棉,对美棉签约进度有所改善,但东南亚市场整体需求冷清,需求担忧依旧存在。国内皮棉现货销售基差持稳,外棉人民币现货基差报价持稳;下游需求仍不乐观,纺企开机率降低、库存增加,原材料刚需采购,需求继续引发市场担忧。目前产业上下游暂未出现明显利好驱动,预计仍以偏弱震荡为主。主力合约持仓量与郑商所棉花仓单之间有较大悬殊,密切关注。纯棉纱现货市场成交持续不佳,纺企减停产增加、库存继续累积;贸易商抛货压力下纯棉纱价格继续下跌,市场心态悲观,预计近期弱势为主。
混沌天成期货:产业链库存较高,棉价承压,整体或偏弱震荡
收花价持稳在7.2-7.3元之间,只剩南疆还有部分没有销售。现货市场小幅下跌,但成交一般,因为纱线压力较大也在下跌,不过棉花基差依旧维持1000以上,外棉维持80美分震荡,盘面难以快速下跌。由于下游订单过冷,产业链库存较高,棉价承压。整体或偏弱震荡。
华泰期货:四季度棉价依旧承压,短期下跌行情难言结束
国际方面,在美元走弱及美棉周度出口数据好转的背景下,美棉价格企稳反弹,但全球棉花下游需求偏弱的的局面未改,反弹空间或较有限。供应端,23/24年度美国、中国减产基本确定,但该因素已经交易较为充分。印度产量仍存不确定性,而巴西增产则相对确定,抵消一部分北半球减产影响。需求端,欧美纺服主动去库进入尾声,但整体需求表现仍偏弱,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明年棉花消费预期有所提升,全球棉花基本面长期向好。国内方面,23/24年度国内棉花供应总体充足。供应端,23/24年度国内虽然预期减产,但储备棉和进口棉的持续投放,使得棉花供应相对充足。需求端,下游旺季不旺,纱厂减停产现象增加,棉纱贸易商库存高企,步入淡季后下游订单预期进一步走弱。综合来看,市场由交易供应转为交易需求,国内需求维持弱势,负反馈仍有待传导释放,四季度棉价依旧承压,短期下跌行情难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