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济南今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504.12公顷,其中商品住宅389.96公顷
山东省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市202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全市2024年度计划供地5206.74公顷(78102亩)。济南住宅用地计划供应504.12公顷中,商品住宅389.96公顷(5849亩)、安置房92.08公顷(1382亩)、保障性住房22.08公顷(331亩,含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24亩,配租型保障性住房207亩)。(澎湃)
2. 北京、广州同步上调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今年各地已出台70条公积金相关政策
多地住房公积金新政密集出台,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同步上调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业内指出,优化公积金政策是近两年各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需求释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7日,2024年各地已出台公积金相关政策约70条。(澎湃)
3. 上海出现单价4000元以下一手房成交?工作人员:交易数据含动迁安置房
近日,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站“网上房地产”的“交易统计”栏目底部,一个《一手房上月住宅成交价格构成》表格,引起了网友的关注。4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打开网站发现,表格第一行出现了“4000元以下”单价区间,并且累积成交2382套,成交面积占比达到20.50%。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常只负责网站上政策信息的发布和限购政策的解读,网站上的交易数据是由房管部门提供的,他们不直接掌握数据来源和房产交易信息。但同时该工作人员也透露,一手房交易数据中包含了一部分动迁安置房的交易信息,因此会出现4000元以下的交易数据。(澎湃)
4. 易居研究院严跃进:北京和广州楼市新政瞄准绿色建筑等,有助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解读称,北京和广州都瞄准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持续推进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释放。此外,他还特别指出,苏州采取银行存款的方式来获得公积金贷款资格值得关注,新政对于灵活就业者而言意义重大。(一财)
5. 第一太平戴维斯:一线城市房地产大宗交易成交额明显回升
4月9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3年深圳大宗交易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大宗市场交易量同比回升,录得总成交金额约2292亿元。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额录得约1693亿元,同比上涨超过22%。一线城市成交占全国成交总额约74%。(证券时报)
6. 青海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记者9日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有效防范房地产新增逾期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全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办法》明确规定,各地住房城乡建设(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照账户管理有关规定,负责指导商业银行做好监管账户管理工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派出机构负责对商业银行预售资金监管的操作风险和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中新网)
7. 广州停止审批新增公寓等类住宅项目
网传消息称,“广州停止审批新增公寓”。当天下午,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个处室获悉,该局确实于2024年4月2日发布过《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停止审批商务公寓等类住宅项目的通知》。根据广州市规自局多位工作人员透露,为加强广州市商业服务业用地及混合用地上建设的商业、办公及新型产业类项目管理,严遏将上述项目变相改造为具备长期居住功能的商务公寓等“类住宅”建筑的行为,切实发挥公共设施基本功能,维护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广州市规自局提出相关意见。其中规定,在全市范围停止新的公寓等类住宅项目的规划审批,编制土地出让方案时不得出现有关公寓等类住宅的表述,已出让且规划审批通过的公寓等类住宅项目,可按原规定继续办理后续审批手续。(新京报)
8. 经济日报:充分释放住房改善性需求
未来,应不断优化“以旧换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换房置业流程。过去,很多城市将支持政策的重点放在新房销售上。实际上,要想激发换房需求,打通换房链条,还必须加大对二手房销售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果没有二手房的购房者入市,新房销售也会举步维艰。像已经推出的“带押过户”“以旧换新”支持政策等,均有助于缩短换房群体的置业周期,提高二手房交易效率,也能加强新房与二手房联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二手房的税收及补贴政策力度,以实现整个换房链条的畅通。
9. 乌鲁木齐启动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改善1.5万居民居住条件
4月9日,乌鲁木齐市计划对5个城中村(自建房)进行改造试点,旨在通过拆除新建的方式,改善约1.5万居民的居住条件,并提升城市品质。据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该改造项目涉及房屋1202栋,面积达27.44万平方米。此次改造的重点区域位于水磨沟区立井街北,现多为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房屋,存在安全隐患。2017年至2018年,政府已组织居民搬离,目前进入征收和改造规划阶段。乌鲁木齐市计划在未来5年内,对74个城中村(自建房)片区进行改造,预计惠及3.8万户、12.5万余居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相关指导意见,乌鲁木齐市的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推进,今年5个试点项目主要以拆除新建为主。工作人员王樱豪表示,这一复杂的综合性改造工程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0. 张家港推出“卖旧买新”契税补贴,人才购房可提前申领补贴
4月9日,张家港市住建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张家港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相关措施》提出多项补贴政策:在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出售自有住房后,并在2023年12月1日—2024年3月31日、4月1日—6月30日、7月1日—12月31日期间购置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分别给予新房契税缴纳份额100%、80%、50%的购房补贴。在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期间出售自有住房,并在出售后3个月内、3~6个月内、6~12个月内购置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分别给予新房契税缴纳份额100%、80%、50%的购房补贴。对于符合购房补贴申领条件的人才,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提前申领一次性购房补贴;对2024年度内集中购买5套以上新建商品房的企业,可按照企业所缴商品房契税份额的50%给予补贴,并按照企业团购商品房每年所缴房产税份额的50%给予补贴,期限不高于3年。
11. 荆州推住房公积金新政策,放宽缴存提取条件实施“认房不认贷”
4月10日,荆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新十条”,旨在推动就地城镇化并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政策包括放宽公积金缴存限制、提取条件,优化服务网点,并设立专门柜台,方便市民办理业务。其中,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基数下限调整、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放宽“商转公”条件、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等,均为重要举措。此次调整,荆州市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下限调整为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支持在行政区划内购买商品房时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支付首付款。此外,政策还全面放开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户籍及缴存地限制,并放宽“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允许提取直系亲属的公积金余额。值得注意的是,荆州还放宽了下岗失业人员公积金提取条件,并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大病医疗,体现了公积金制度的民生保障功能。同时,荆州城区合作银行网点内设立的公积金业务办理柜台,以及延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的实施期限,均表明了荆州市在公积金管理服务上的便民利企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