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集运欧线涨超4%,棕榈油、菜粕、沪金涨超1%;跌幅方面,低硫燃料油、乙二醇、豆粕、SC原油、尿素、豆一、燃料油、纯碱跌超1%。
截至7月16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方面,沪金2410流入25.22亿,沪铝2409流入2.85亿,菜粕2409流入2.58亿;资金流出方面,中证1000 2407流出20.23亿,中证500 2407流出18.01亿,沪深300 2407流出13.56亿。
截至7月16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方面 ,菜粕主力成交163.77万手,纯碱主力成交123.02万手,螺纹钢主力成交120.27万手;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方面,螺纹钢主力持仓208.17万手,豆粕主力持仓154.52万手,菜粕主力持仓112.32万手。
文华商品指数跌0.32%,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贵金属块涨0.65%,沪金加权涨1%。
石油板块跌0.95%,低硫燃料油权跌1.63%。
聚酯链跌0.89%,乙二醇加权跌1.56%。
谷物板块跌0.88%,豆一加权跌1.10%。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收涨4.62%,报收5793点。
中财期货表示,7月初现货航运价格仍然高企,部分需求仍溢出至8月,地缘政治、港口罢工/拥堵、需求短期高涨的因素近期都在被交易。关税上涨的关键节点7月4日已过,剩余8月1日美国关税上涨带来的集中需求开始逐渐减弱。欧洲经济预期在好转,法国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好,政府补贴和调休让民众消费意愿增加,因此目前我们需要尊重市场上10、12月消费品旺季的因素。扰动因素在于,特朗普遇袭事件让美国大选和世界战争疑云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2024-2025年的运力大幅上涨的现实也需要被重视。因此,如果寻找长线空单预期,选择02、04合约更合适。近月策略仍以逢低多为主。总结来说,船东涨价因素较强,短期逻辑仍有做多交易价值,整体偏多看待。远月可逢高空。
华联期货分析指出,最新消息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同意停火框架,预计分为三个阶段实现加沙全面停火,但上周末加沙南部冲突不断,胡塞武装仍在袭击红海和曼德海峡轮船,停火对近月合约影响依旧较弱。当前SCFIS欧线涨至6000点大关,考虑到SCFI欧线的再度走强和时滞性影响,EC2408后续极有可能再次冲高。上周远月合约持续大跌,跌幅将近40%,随着下半年全球船舶新增运力的陆续投放,运力供过于求的预期带给盘面较强的悲观情绪,EC2504等合约上方压力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操作为主,预计周二欧线近月合约将再次高开,EC2408可逢低偏多操作,关注5800点附近的有效突破;EC2410可轻仓逢高沽空,4300点上方分批建仓;EC2504可回调做空,参考压力位2200点;价差方面可逢低做多EC2410和EC2412价差。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指出, 即期市场有支撑,偏强震荡。7月15日最新一期SCFIS指数收于6002.23,涨幅10.5%,大幅超于市场预期。前期市场预期运费见顶回调,悲观预期下08合约估值偏低,盘面存在补贴水的需求,08合约或挑战6000点。即期市场方面,7月下旬订舱量出现边际转弱,但受停航较多影响,装载率表现稳定,目前7月下旬运费中枢较7月上旬小幅上移200/400。后市来看,我们认为7月下旬运费基本能维持稳定,08合约兑现7月下旬运价的估值约在6100-6300点之间;8月上旬运费持平或小涨的可能性较高。中期来看,伴随巴以和谈预期减弱,10合约交易逻辑逐渐从弱预期转为交易运费“圆顶”回落,8-10月差存在收窄空间。策略方面,关注08合约逢低做多及8-10反套的机会。
豆粕主力合约收跌1.22%,报收3084元/吨。
广发期货表示,USDA发布7月供需平衡表,美豆库销比略有回落,但市场宽松格局未变。目前单产未做调整,但优良率较高,关注后期单产兑现形式。国内豆粕库存高位,但继续累库空间受限,后续伴随到港下滑,市场供应有收紧预期。操作上,目前豆粕下行暂未企稳,阶段性仍有惯性下跌,不排除下方仍有空间,关注单边反弹逢高空及9-1正套入场机会。
新世纪期货认为,全球大豆供应的充足,这可能促使美国农户加快销售,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腾出仓储空间。7月中西部大部天气对大豆相对有利,NOAA预估8月份太平洋中东部核心海域或进入拉尼娜状态,关注七八月份美中西部以及南部产区其他作物的产量情况。国内7月预期到港量或高达1150万吨以上,大豆供应日渐宽松,养殖行业需求难以化解庞大供应压力,下游采购情绪整体谨慎,随用随采为主,预计豆粕震荡偏空,后续关注美豆产区天气及大豆到港情况。
东吴期货指出,受国内高库存压力以及美豆下跌打压,粕类持续下跌。昨日usda公布的美豆周度出口检验量和nopa公布的6月压榨量均低于市场预期。另外,美豆生长优良率与上周持平依旧维持在68%的高水平。预计今日粕类将继续震荡下跌。
棕榈油主力合约收涨1.45%,报收7820元/吨。
弘业期货分析指出,国际原油价格偏强,推动植物油价格重心上移。供应端,产地进入季节性增产期,但近期产区出现干旱,对棕榈油产量带来不利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署(MPOB)6月报告数据显示,6月马棕产量环比下滑5.23%至162万吨,出口环比下滑12.82%至121万吨,库存环比增长4.35%至183万吨,报告中性偏空。印度等国家进口强劲,预计后期出口逐渐恢复。国内棕榈油买船增加,但8-10月买船仍存在缺口。需求端,夏季是棕榈油消费旺季,利多消费,国内棕榈油库存出现小幅回落,预计在消费的支撑下,后期棕榈油大幅累库的概率较小。综合来看,供需数据多空交织,短期震荡看待。
广发期货认为,棕榈油方面,船运调查机构ITS的数据显示,7月上半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65.9%;AmSpec数据显示,出口环比增长75.58%,并且,因排灯节备货预期,经销商预计,印度在7月份的棕榈油进口可能增至85万吨,6月为78.8万吨的六个月高点。国内方面,基本面不佳,一方面,棕油价格高于豆油,导致市场不会大面积采购棕油,棕油维持刚需,另一方面,后期进口量庞大,统计数据显示,8月棕油到港60万吨,9月为72万吨。后期港口库存有望快速增加,对行情形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