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早盘,玻璃主力合约小幅冲高后震荡走低,收盘超1%,价格仍处于1000元/吨上方,但已回吐周三当天的近半涨幅。基本面来看,近期玻璃市场呈现出产量持续回升与库存小幅去化并行的运行特征。
根据隆众资讯最新数据,截至7月3日,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为75.68%,环比上周增加0.68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周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至78.88%,则日均产量续增0.64%至15.78万吨,创4月下旬以来新高,周度总产量共增加1.15%至110.34万吨,同比仍低7.46%。这一供应扩张主要得益于本周新增2条产线点火以及1条前期点火产线开始出玻璃。
此外,本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188.68元/吨,环比增加10.71元/吨;以煤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85.98元/吨,环比增加3.39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润-84.76元/吨,环比增加16.57元/吨。
本周纯碱价格继续走低,燃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各燃料类型生产线的利润状况均有所改善,为产能释放提供了动力。
在需求端,市场表现出现明显分化。据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止7月3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小幅下降0.19%至6908.5万重箱,库存天数降至29.9天。从区域来看,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库存有所下降,而东北地区库存则出现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主流地区产销率普遍达到10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40%,显示短期需求出现回暖迹象。沙河市场后段出货明显改善,经销商和期现商采购意愿增强,带动整体产销率提升。
综合来看,当前玻璃市场正处于关键博弈期。虽然短期库存去化和成本改善带来支撑,但产能持续扩张与季节性需求走弱的矛盾仍然存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产能政策动向、现货成交持续性以及区域库存变化,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玻璃价格的后续走势。
对于后市走向,市场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光大期货认为短期市场情绪回暖,但尚未看到明确转势驱动,预计将维持底部偏强震荡格局。混沌天成期货则更为谨慎,指出中长期需求面临压力,当前供需双弱格局下高库存问题难以解决。南华期货关注到"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但提醒需警惕部分地区库存压力。新湖期货则强调,在日熔量持续回升的背景下,淡季需求难有起色,反弹高度将受到基本面压制。
产线上,近段时间前期点火产线引板较多,周内一条产线点火。当前浮法玻璃日熔再度提升(15.78万吨)。需求上,上半周出货相对偏弱,随盘面情绪升温,除华东外各地产销逐渐火爆。整体上,本周玻璃厂库库存稳中小幅去化(-13.10万重量箱)。分区域看,华中及东北维持累库,华北、华东、华南去库为主。当前全国玻璃厂库库存压力依旧偏大。整体上,库存高企、需求偏弱,当前对应淡季及后续夏季高温,工地施工进度偏缓的逻辑,且在需求未见大幅好转、日熔维持下滑的情形之下,不轻易判断行情反转,短期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但无基本面配合,预计反弹高度将受到压制,关注情绪变化及资金动向,短期谨慎操作。
光伏行业反对卷预期扩散,玻璃盘面低价大幅反弹,中下游积极备货,或开启正反馈。基本面看,供应端保持点火与冷修并存的状态,且随着5月底6月初点火产能的释放,7月初浮法玻璃日熔有回升至15.9万吨附近的预期。当前玻璃累计表需下滑近10%。目前09盘面价格开始升水湖北现货,煤制气产线也尚有利润。库存看,整体社库仍处于高位,沙河中游库存偏低,库存结构偏健康,不排除投机需求继续改善;湖北厂家库存高位,中游库存中性,压力尚存。供应端继续关注冷修预期的增加幅度。
中长期矛盾:新房销售持续下降,房企资金紧张,部分项目持续推迟,后市房地产竣工将持续下降,玻璃需求持续下降。今年玻璃需求缓慢恢复,日熔量低位震荡,当前供需趋于供需平衡。 当前矛盾:6月底玻璃下游深加工订单天数继续下降,需求继续走弱,供需双弱,库存处于高位,在供需没有向好的情况下,高库存问题较难解决,市场整体偏空,而当前反内卷政策可能引导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市场情绪波动较大,后市需要等待更多政策细节,建议观望。
昨日国内浮法玻璃市场均价小幅提升2元/吨至1176元/吨。基本面来看,昨日玻璃日熔量稳定在15.78万吨,在产产能暂无明显变化。需求端情绪继续好转,昨日主流地区玻璃产销率均达到100%及以上,部分地区达140%以上。整体来看,短期玻璃市场情绪回暖,但目前尚未看到更多转势驱动,期货市场对反内卷、去产能交易氛围逐渐理性,走势延续底部偏强震荡为主,关注玻璃在产产能变化、现货成交持续情况、产能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