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共中央政治局: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新华社)
2. 东莞一楼盘推出“买一套赠一套”活动
东莞一楼盘近期推出“买一套赠一套”活动。该楼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购买东莞该项目参与活动的房源,可获赠由其开发的位于惠州另一个楼盘的一套公寓房,但本次“买一送一”仅限于14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房源。“所赠位于惠州的公寓房,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也为70年产权的住宅,该楼盘目前已是准现房。预计活动在八月还会继续,这项优惠活动何时结束,现在还没有明确时间节点。”该楼盘置业顾问称。
3. 郑州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
7月31日,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经市政府研究,住房保障部门不再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进行指导,开发企业按照自主定价进行销售、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备案)手续。
4. 雅居乐南京一项目6折卖房?楼盘销售人员:走团购还能更低
7月30日,“雅居乐南京一项目6折卖房”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根据网传消息,位于南京江北的雅居乐汇港城正以6折价格卖房,单价直降近1万元/平方米。对此,记者向楼盘方面进行求证得知,目前价格与开盘价相比,降了不止1万元/平方米,如果走团购还能更低。(中证金牛座)
5. 广东金融监管局: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辖内银行已为“白名单”项目落地融资598.3亿元
广东银行业2024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30日在广州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在会上表示,为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广东金融监管局构建四级联动架构,加强实地督导调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对于“白名单”项目,辖内银行机构做到“应贷尽贷”,积极通过展期、新增贷款等措施支持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对于一些暂时存在瑕疵的项目,积极推动项目问题修复,促成项目符合授信条件。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为三批次“白名单”的373个项目提供授信1206.11亿元,落地融资项目263个、金额598.3亿元,授信金额和落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广州市落地金额在全国各城市中居第一。(21财经)
6.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整装全案服务标准》预计11月完成初稿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7月26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整装全案服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据了解,该《标准》预计将在2024年11月完成初稿,随后,编制组将结合初审的征求意见和行业专家的论证,对《标准》进行细致的修订和完善,计划在2025年2月前完成终稿。《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为家装行业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指导原则,而且将推动行业向着更高质量、更环保、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7. 美联物业:香港撤辣后一手房成交量增2.1倍,成交金额升近2.3倍
7月30日,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自2月底香港撤销购房辣招后已满5个月,一手住宅成交量显著上升。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数据及市场消息,调整多重交易后,撤销辣招期间一手房成交量共计9,038宗,较此前2,917宗激增约2.1倍;成交金额约1,056亿港元,上升近2.3倍。在各类户型中,开放式单位成交量增幅最为显著,从撤销辣招前的185宗激增至930宗,增长约4倍;而成交金额约41.1亿港元,增长3.7倍。两房单位成交量近5个月来最多,达3,295宗,增长约1.44倍。一房和三房单位成交量分别增长约2.5倍和2.38倍。在成交金额方面,500万至1,000万港元区间的一手房成交量占比最多,达4,589宗,增长约1.77倍;而1,000万至2,000万港元区间的成交量增长最为显著,激增3.6倍,主要得益于黄竹坑站BLUECOAST和何文田站朗贤峰项目的理想销售情况。
8. 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达到3.3万个
7月30日,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达到3.3万个。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分地区看,江苏、辽宁、山东、河北、江西、浙江、青海、重庆、贵州、湖南等10个地区开工率超过70%。
9. 中原地产:2024年私人住宅售出比例跌至38.2%创11年新低
7月30日,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预计,截至今年第二季,将有逾60%年内落成的私人住宅单位尚未售出,连续两年售出比例不足40%。杨明仪指出,自2014至2022年,每年第二季同年落成的一手单位售出比例皆逾50%,2018年第二季更曾高达近80%。然而,近两年售出比例持续下跌,由以往的平均约60%,跌至2023年的38.9%,2024年进一步跌至38.2%,创11年新低。杨明仪解释称,撤辣后发展商积极推盘,但倾向于销售远期楼花,导致现楼货尾或短期楼花积压问题未能缓解。截至今年第二季,2024年落成私人住宅估计有2.56万个。其中,未推售单位有8501个,货尾单位有7346个。合共待售单位1.58万个,待售单位占全年估计落成量61.8%,售出比例只有38.2%。杨明仪补充,香港楼市仍然受压,大幅降价促销的楼盘销售才较理想。但由于上半年已吸纳大量购买力,6月起承接力开始减慢,预计到年底今年落成一手售出比例仍不足50%。
10. 深圳第30周二手房交易量为1048套,环比下降10.1%
7月30日,深房中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第30周深圳二手房交易量为1048套,环比下降10.1%。
11. 北京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全市住宅投资同比增长7.7%
7月30日,北京市上半年投资情况显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优化,效益稳步提升,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北京市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重点产业等领域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新建项目开工跑出加速度,续建项目进度达近年最高水平。市区联动推进320项市区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重大投资储备库项目总投资超3.3万亿元。上半年,北京市投资呈现“效益好、结构优、活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其中,“3个100”市重点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2%,120项新开工项目开工率约60%,180项续建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计划的73.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5%,增速较全市投资高16.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个百分点,成为全市投资增长主引擎。在民生领域,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同比增长60%以上,教育领域投资同比增长96.5%,卫生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1%。全市住宅投资同比增长7.7%,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3.6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近6万套(间)。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289个小区、完工325个小区。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民间投资增长18.8%,增速高于全国18.7个百分点。
12. 美国5月份房价保持不变,年增幅创10个月以来最小
美国5月独栋房屋价格持平,年率增幅为10个月来最小,因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抑制了需求,增加了房屋供应。春季抵押贷款利率的飙升抑制了房屋销售,将6月份的成屋库存推至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新单户住宅供应跃升至2008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地美的数据显示,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已从5月初7.22%的六个月高点回落至上周的平均利率6.78%。包括房屋建造和销售在内的住宅投资在第二季度出现收缩,而此前第一季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