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印度棉花协会(CAI)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23/24作物年度(9月结束)的棉花出口量料为260万包,持平于上个月预估。CAI称,在2022/23作物年度(2022年10月—2023年9月),该国的棉花出口量为155万包。与此同时,CAI预期2023/24年度印度棉花产量为3170万包,持平于上个月,但低于前一年度的3189万包。截至2024年5月底的棉花总供应量估计为3630万包,其进口164万包,期初库存289万包。
彭博公布对USDA 8月供需报告中南美农作物产量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
①巴西2023/24年度大豆产量为1.518亿吨,预估区间介于1.49-1.53亿吨,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1.53亿吨。
②巴西2023/24年度玉米产量为1.215亿吨,预估区间介于1.2-1.22亿吨,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1.22亿吨。
③阿根廷2023/24年度大豆产量为4960万吨,预估区间介于4850-5050万吨,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4950万吨。
④阿根廷2023/24年度玉米产量为5100万吨,预估区间介于4800-5200万吨,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5200万吨。
彭博公布对USDA 8月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作物产量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
①美国2024/25年度大豆产量为44.72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43.8-45.65亿蒲式耳,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44.35亿蒲式耳
②美国2024/25年度玉米产量为151.24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149.2-153亿蒲式耳,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151亿蒲式耳。
③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单产为52.5蒲式耳/英亩,预估区间介于51.5-53.9蒲式耳/英亩,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52蒲式耳/英亩。
④美国2024/25年度玉米单产为182.2蒲式耳/英亩,预估区间介于180.1-184蒲式耳/英亩,USDA此前在7月预估为181蒲式耳/英亩。
乘联分会初步统计显示,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2.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6.8万辆,同比增长2%;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5.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5%,较上月同期下降1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70.8万辆,同比增长4%。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87.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7%,较上月同期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99.1万辆,同比增长34%;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95.5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0%,较上月同期下降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57.5万辆,同比增长30%。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40亿美元,升幅为1.06%。2024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7月末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约2264.33吨),与上个月持平。
2024年7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8.43万吨,环比上涨0.53%,同比下降6.82%。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虽然广西、贵州等南方地区因成本倒挂问题导致产量略有减少。但内蒙、宁夏等北方地区需仍需交付前期订单,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此外,云南、四川地区由于丰水期电价优势产量略增。整体来看,硅锰产量增量多于减量,因此,7月全国硅锰总产量增加。 进入8月,部分生产倒挂企业已经开始停炉检修。此外,硅锰下游需求疲软,后市硅锰合金需求支撑不足,南北方硅锰厂均有较强减产或停产意愿。因此8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减少,约为79.78万吨。(SMM)
截至8月7日,中国甲醇港口库存总量在94.05万吨,较上一期数据减少7.32万吨。其中,华东地区去库,库存减少7.8万吨;华南地区累库,库存增加0.48万吨。本周甲醇港口库存去库,主因在卸货速度不佳,周期内外轮显性仅卸货12.09万吨。江苏沿江主流库区提货尚可,且江浙均有部分内贸船只抵港补充。本周华南港口库存小幅累库,广东地区进口及内贸均补充供应,主流库区提货量相对平稳,库存有所增加;福建地区仅一船进口船货补充,下游刚需消耗下,库存呈现去库。(隆众资讯)
据外媒报道,受加工利润率低迷和燃料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7月的日均原油进口量降至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海关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了4234万吨原油,相当于每天约997万桶,进口量环比上月下降了近12%,同比减少了3%。原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汽油和柴油消费弱于预期正在挤压炼油利润。隆众资讯估计,7月份独立炼油厂的运营能力为56.11%,这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在前七个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为3.178亿吨,或每天1089万桶,同比下降了2.4%。
据外媒消息,中国海关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高温推高了电力需求,中国7月份的煤炭进口量攀升至七个月高点。中国7月进口了4621万吨煤炭,这是自去年12月创纪录的高4730万吨以来的最高水平。6月和7月,中国经历了几轮破纪录的高温天气,随着空调使用的增加,电力需求得到了提振。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周二晚间报道,为了确保能源供应,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在3个煤矿和11个煤炭工厂准备增加更多的产能。1-7月期间,煤炭进口量达到2.96亿吨,同比增长13.3%。
阿联酋富查伊拉石油工业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当周,阿联酋富查伊拉港的成品油总库存为1673.7万桶,环比一周前下降5.9%,至一个月低位。其中轻质馏分油库存下降7%至577.7万桶,中质馏分油库存下降12%至164.4万桶,为3月11日以来最低水准。重质残渣燃料油库存下降4%至931.6万桶,创一个月低位。
据外媒报道,美国环保署已对至少两家可再生燃料生产商的供应链展开调查,业界担心一些生产商可能使用虚假的原料来获取利润丰厚的政府补贴。美国环保署发言人Jeffrey Landis表示,该署在过去一年中启动了审计,但拒绝透露目标公司身份,因为调查仍在进行中。利用废弃食用油等可持续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可以为炼油企业赢得一系列州和联邦环境与气候补贴。但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一些标注为废弃食用油的供应品实际上是更便宜、可持续性更差的初榨棕榈油,可能导致森林砍伐和其他环境破坏。
据外媒报道,海关总署表示,中国7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了2.9%,达到985万吨,低于交易商预期的1200万至1300万吨的到货量。今年前七个月的出货量达到5833万吨,同比去年下降了1.3%。由于国内动物饲料需求疲软,中国目前面临豆类供应过剩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抑制中国在第四季度的购买力,而第四季度是美国大豆的旺季。自5月底以来,中国的大豆压榨利润一直处于负值,关键加工中心日照的压榨商每处理一吨大豆就亏损超过500元。此外,CBOT大豆期货价格接近自202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预期美国作物天气更加有利,以及对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
据外媒消息,中国海关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需求疲软和金属库存高企,中国7月未锻轧铜进口量同比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7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3.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5.1159万吨下降了2.9%。电力和建筑领域使用的金属需求也持续疲软。安泰科预计今年中国的精炼铜消费增长将从去年的5.3%放缓至约2.5%。需求低迷和国内产量强劲导致今年的库存增长超出了正常水平。自4月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库的可交割铜库存一直处于约30万吨的高位,创下四年新高。数据显示,今年1-7月,铜进口量同比增长5.4%,达到320万吨。7月份铜精矿进口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9.6%。今年1-7月,铜精矿进口总量为1606万吨,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