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衡量金融系统中过剩流动性的关键指标正在暴跌。一旦过剩流动性消失,美联储进一步缩减资产负债表(即量化紧缩,或QT)可能会导致银行储备金的潜在下降,进而引发市场担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长期以来一直坚称,其资产负债表管理在货币政策中处于次要地位,且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几乎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自2022年以来,美联储在加息、维持利率稳定以及开始降息的同时,已将其资产负债表缩减了超过2万亿美元。
然而,随着银行系统中的过剩流动性走向枯竭,这一双重策略可能面临考验。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RRP)使用规模已降至780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12月2.55万亿美元的峰值。这看似无需担忧,美联储理事沃勒曾将RRP中的资金称为“金融市场参与者不需要的过剩流动性”。
这种说法或许没错,但一旦系统中不再有过剩流动性,量化紧缩所消耗的流动性将不得不来自银行储备金。银行储备金是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现金,在银行间借贷中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并支撑金融系统的信心。
目前,银行储备金仍然充足。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的公开评论,以及纽约联储推出的“储备需求弹性”跟踪工具,均显示银行储备金仍处于“充足”水平,高于美联储官员所设定的“充足”目标区间。
目前,银行储备金规模为3.2万亿美元,是2019年9月市场动荡时1.4万亿美元的两倍多。当时,银行储备金下降引发的流动性担忧导致隔夜回购利率飙升,美联储突然停止了量化紧缩计划并重新开始扩表。
鉴于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以及美联储掌握了一系列工具,类似的小规模恐慌不太可能重演。但如果银行储备金开始下降,资产负债表的技术性问题将向市场注入风险和不确定性,并可能改变货币政策的路径,无论美联储声称自己多么谨慎。
尽管银行储备金在名义上“充足”,但其占GDP的比例可能正接近更令人担忧的水平。2019年“闹钱荒”时,银行储备金占名义GDP的比例从五年前的16%降至7%。目前,这一比例已下滑至10%-11%的区间,沃勒曾表示,这将是美联储应放缓量化紧缩的信号。
沃勒在2023年1月表示:“届时我们将试探性地寻找停止缩表的合适时机。”一年前,他曾表示这一区间将是“从系统中抽离流动性的大致终点。”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约9万亿美元的峰值降至6.87万亿美元。纽约联储一级交易商的共识是,量化紧缩将在今年6月结束,届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略低于6.4万亿美元,银行储备金将略高于3万亿美元。
然而,考虑到RRP使用规模如此之低,很难想象到6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将缩减近5000亿美元,而银行储备金会几乎维持不变。要么量化紧缩提前结束,要么银行储备金将跌破GDP的10%-11%门槛。
美联储可能不得不选择前者,因为后者可能导致货币市场波动。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的乔丹·杰克逊(Jordan Jackson)最近写道:“当系统中有足够的短期资金/流动性时,短期利率往往表现良好;如果没有,隔夜利率可能面临飙升的风险。”
显然,美联储官员在评估市场流动性时会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回购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银行融资渠道的状况。但银行储备金水平是一个关键指标。虽然它尚未亮起红灯,但可能已经亮起了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