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与美团的即时零售大战持续升级,双方竞争已从商业层面延伸至舆论战场。
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不仅指控行业存在强迫骑手"二选一"的现象,更宣布将招募10万名全职骑手以扩充运力。这一举措立即引发行业震动,而美团方面则迅速回应,连续两次发布声明否认相关指控,称京东的说法纯属虚构。
这场巨头之争已持续数月,双方围绕骑手社保、平台投入和商业模式展开全方位较量,甚至企业高层也亲自下场参与竞争。在存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平台间的资源争夺愈发白热化,京东与美团的较量远未结束。
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近日再度升级,双方围绕骑手资源展开激烈争夺。4月21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直指行业存在强迫骑手"二选一"的现象,并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承诺保障被封杀骑手的订单量、扩大10万名全职骑手招聘规模、优先安排骑手家属就业,甚至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的消费者保障政策。京东特别强调对兼职骑手采取开放态度,鼓励其多平台接单以保障收入最大化。
这场争议源于此前社交平台流传的多张聊天截图,内容涉及"美团封杀在其他平台接单的骑手"等指控。对此,美团在4月19日和21日通过官方公众号两度辟谣,强调从未限制骑手在其他平台接单,并表示已对造谣账号固定证据,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公告中并未直接点名美团,也未透露是否向监管部门举报。
事实上,在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的美团主导下,中国外卖市场长期存在平台与骑手的微妙关系。2021年美团就曾因商户"二选一"问题被反垄断调查。而当下骑手普遍采取多平台接单策略,通过比较各平台的订单收益、派单机制等因素灵活调配接单时间。一位同时接美团和饿了么订单的骑手透露,多平台运营不仅能平衡收入波动,还能规避单一平台的政策风险。
在这场较量中,京东试图以更优厚的骑手待遇撬动市场格局,而美团则着力维护其配送生态的稳定性。双方博弈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折射出零工经济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深层议题。随着监管趋严和舆论关注升温,这场外卖大战或将推动行业重新审视平台、骑手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这场争夺战的背后,其实是双方对2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带来的市场机遇。
京东自进军外卖市场以来,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首先以"0佣金"政策吸引商家入驻,随后推出极具竞争力的骑手福利政策,最后通过百亿补贴争夺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骑手福利方面持续加码,不仅承诺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还承担了个人应缴部分,确保骑手到手收入不受影响。截至3月20日,京东已与超1万名全职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美团则凭借成熟的配送网络和商户资源积极应战。在骑手福利方面,美团宣布正在搭建社保信息系统,计划从二季度开始为骑手缴纳社保。同时,美团闪购业务发展迅速,已与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和41万本地小商户达成合作。美团创始人王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即时零售未来可能占据电商市场10%以上的份额。
这场竞争折射出即时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5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35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达72%,95后群体更是将即时消费视为日常生活方式。正如行业专家庄帅所言,外卖业务不仅能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其构建的即时配送体系更可能实现"送万物"的终极目标。
在这场竞争中,双方的战略差异明显:京东试图通过激进的价格和福利政策快速抢占市场,而美团则依托成熟的配送网络和商户资源巩固优势。随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场较量或将重塑中国即时零售市场的格局。但无论结果如何,消费者和骑手都将有望在竞争中获益,而行业也将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