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MT.N)正处于关税风波的“风暴眼”——而这场贸易政策变动的戏码,将直接影响它的销售额和利润表现。
这家折扣零售巨头将于周四美股盘前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这将成为外界观察美国贸易政策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窗口。
由于沃尔玛在一个多月前的投资者日上曾提前“剧透”部分数据,市场并不预期财报会有太多意外。
彼时,沃尔玛高管曾表示,公司仍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到4%,并重申全年业绩指引也是这一增长区间。
根据FactSet的共识预期,分析师预计沃尔玛截至4月底的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8美元,营收约为1656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即现有门店的收入增长)预计同比上升3.9%。
Evercore ISI的分析师Greg Melich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这是一份‘达预期并维持指引’的财报,第一季度业绩将在较广预期区间内浮动,营业利润将基本持平。”
截至目前,沃尔玛股价年内上涨约7%,而标普500指数几乎持平。
不过,仍存在一些宏观风险可能影响沃尔玛本季度乃至未来的表现——同时也会影响其他零售商的表现。
公司管理层此前曾表示,本季度消费者需求略显波动,这可能会拖累销售增长。此外,公司对全年前景的展望并未计入关税影响,因为联邦政策变化太频繁,难以做出长期预测。
沃尔玛选择暂不计入关税影响,这一决策最终是对是错还很难说。由于过去六周内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包括对大多数进口品施加10%的基本关税,以及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产品施加更高关税,这些都可能导致公司利润承压。
据数据显示,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中国和墨西哥)在去年占沃尔玛美国销售额的约三分之一。不过,华尔街大多认为沃尔玛应对关税的能力在行业中数一数二。
美银证券的分析师Robert Ohmes指出,公司体量庞大、与供应商关系紧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三方市场快速增长,以及拥有包括广告在内的多元化收入来源,都是沃尔玛的优势。而且,大部分食品类产品均在本土采购。
尽管如此,沃尔玛也无法完全避免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在投资者日上,公司表示已采取多种策略来抵消关税影响,包括增加美国本土采购量。
不过,投资者更想知道的是:沃尔玛将如何管理商品价格?它是否会选择涨价来保利润?还是压低价格以维持竞争力,即使这会损害利润?
Jefferies的分析师Corey Tarlowe认为,沃尔玛将更可能选择牺牲利润,以保持价格优势,而这可能在未来“反噬”公司。
Tarlowe在上周的报告中写道:“为争夺市场份额、缓解关税冲击所做的努力,可能会抑制未来利润率的扩张空间。”
事实上,沃尔玛在投资者日当天就已坦言,由于关税不确定性加剧,第一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的预测区间被迫扩大。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John David Rainey当时对投资者表示:“我们看到在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存在机会,我们也会保持定价上的灵活性,以应对关税对商品成本的影响。”
正是因为沃尔玛暗示可能接受更低的利润率来保持市场竞争力,Tarlowe决定下调本季度利润预期。
但他对沃尔玛的信心并未减弱。该股仍是他全年最看好的标的,因为他认为,公司短期内的价格投入,从长期来看将吸引更多新客户。
其他分析师也持相同观点。他们指出,即便更高的进口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但沃尔玛拥有比其他零售商更多的盈利杠杆。这些杠杆,也让该股目前高达40.2倍市盈率的估值变得更加合理。
Telsey Advisory Group分析师Joseph Feldman表示:“沃尔玛在业务中的科技应用不断增强,包括流程和供应链的自动化,以及如履约服务等新业务的扩展,都有助于改善盈利能力。”
“我们也依然看好沃尔玛零售与电商以外的战略愿景,它正构建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广告、商家服务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些新业务比传统零售更具盈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