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举行的技术发布会上,英伟达(NVDA.O)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一系列重磅声明,全面描绘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战略定位。他表示,英伟达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公司,而是“AI基础设施公司”,将在全球构建面向未来的计算、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生态,“AI基础设施市场将以数万亿美元计量,tokens产能未来将以小时为单位衡量。”
他透露称,英伟达将在中国台湾开设“Nvidia Constellation”办事处,并推出升级版的Grace Blackwell GB300系统,其推理性能和内存容量大幅提升。此外,英伟达还展示了与DeepMind合作开发的物理引擎Newton,并计划将其开源。
黄仁勋宣布推出新一代AI个人计算设备DGX Spark与DGX Station工作站,并将Blackwell RTX Pro6000主板推向量产,配合NVLink CX8互联技术,打造支持800Gbps通信带宽的高速GPU集群系统。同时,新一代超算架构也同步曝光,其带宽高达130TB,搭载72颗处理器或144颗GPU,构建起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之一。
此外,英伟达还宣布与鸿海(Foxconn)合作建设配备1万个Blackwell GPU的超级计算机,并由其担任AI基础设施云合作伙伴,为全球AI算力部署注入新动能。
在机器人领域,黄仁勋宣布与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联合开发的先进GPU物理引擎Newton将于7月开源,完全支持GPU加速和高实时性,用于在虚拟环境中训练机器人。Newton将被集成进Isaac模拟器,结合Jetson Thor芯片与Isaac OS平台,支持从自动驾驶到工业自动化的多种场景。
为应对非结构化数据爆发,英伟达正在打造基于GPU堆叠的全新存储平台,并推出AIQ(原名IQ)智能查询系统,以颠覆传统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架构。此外,英伟达还提出用“数字代理”应对未来5000万人的全球劳动力缺口,为软件开发、运维等行业提供AI助手,构建类似数字员工的智能代理体系。
黄仁勋强调,未来所有移动设备都将成为机器人,这将引发工业革命。“我们正在与汽车行业并行推进Isaac Groot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Jetson Thor驱动,可适配自动驾驶与人机协作平台。”
英伟达已与梅赛德斯合作,在全球部署搭载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车队。同时,携手联发科、Marvell与高通,推进定制芯片与AI CPU的联合开发,扩展其软硬件一体化战略。
在下一代计算布局方面,英伟达正与思科合作开发结合量子技术的5G/6G AI系统,并推出CUDA-Q混合计算平台,目标是推动量子处理器(QPU)成为未来超级计算机的标配组件。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打造一套“光速执行”架构,以让5%的关键代码实现99%的计算性能释放。他还特别提及DLSS与神经渲染技术对图形处理的变革性影响,称其“开启了AI智能预测的图像时代”。
在黄仁勋的构想中,数据中心正从传统IT载体跃升为“AI工厂”,预计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他强调英伟达的独特优势在于其算法库,尤其是CUDAx生态,使其成为全球AI基础设施的核心提供者。“我们正目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崛起,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的诞生一样深远。”
在“实时思考型AI”趋势推动下,英伟达Grace Blackwell系统已全面量产并部署,代表从训练时代迈向推理驱动、智能决策为核心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