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油协会(PAJ)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当周,日本商业原油库存为1171.18万千升,较此前一周的1167.02万千升增加41602千升。日本商业汽油库存为187.12万千升,较此前一周的183.09万千升增加40289千升。日本商业煤油库存为195.82万千升,较此前一周的188.70万千升增加71204千升。日本商业柴油库存为177.13万千升,较此前一周的186.88万千升减少97562千升。炼厂可操作产能利用率为79.70%,此前一周为82.70%。
据外媒报道,拿督斯里Stephen Rundi Utom表示,砂拉越州已生产485万吨油棕鲜果串(FFB),较上年同期的447万吨增加8.6%。食品工业、商品和区域发展部长,同时也是砂拉越州土地发展局(SLDB)主席的Rundi表示,毛棕榈油(CPO)产量同样增长3.7%至91万吨。今年1-3月期间的出油率(OER)呈现下跌趋势,达到18.9%,上年同期为19.7%。“同样的,在此期间毛棕榈仁油的出油率从45.8%降至44.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雨、洪水和正在进行的再种植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据路透调查,亚洲炼油商表示,沙特可能会将7月售往亚洲的官方原油售价下调至六个月低位,以反映因欧佩克+供应增加而导致的基准油价下跌。受访的四位消息人士表示,面向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7月官方售价可能较上月下降40-50美分,降至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沙特原油官方售价在每个月的5号左右发布,为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原油价格设定了趋势方向,并影响了每天约900万桶运往亚洲的原油。
经国务院批准,2025年财政部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六期发行680亿元人民币国债。其中,前两期共计250亿元人民币国债已分别于2月、4月发行。现定于6月4日通过招标发行第三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财政部)
受我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菜油加税等因素影响,企业预期后续国内菜油供给减少、价格上涨,积极采购加拿大菜籽及俄罗斯等国菜油,据海关数据,1-4月我国累计进口菜油91万吨,同比增加35.6%;菜籽139万吨,同比增加2%。4月份以来,国内菜油商业库存保持在80万吨左右高位,远高于1月初的44万吨和去年同期的35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船期监测显示,近月我国菜籽进口买船仍较多,预期6月到港量20万吨,7月份13万吨,8月份后进口菜籽将明显减少。尽管国内菜油库存高企,但企业采购俄罗斯、阿联酋等地菜油积极性依然较高,预期6月份菜油进口量20万吨,7月份18万吨。
5月27日,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商务部相关司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及40余家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代表参会。会议就深化中欧半导体领域经贸合作进行交流。会议强调,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提供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支持中欧半导体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互补优势,依法合规深化经贸合作,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努力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与稳定。(商务部)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玉米作物评级,截至2025年5月25日,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8%,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3%。Allendale首席分析师Rich Nelson指出:“此次玉米评级结果出人意料,仅为68%,不仅低于市场预期,更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差开局。”回顾历史数据,在过去十年中,仅2019年(59%)和2017年(65%)的初始评级更低。从图表来看,自1986年以来,2025年的首报评级已处于偏低水平,明显低于五年均值73%。评级走低或反映出播种初期天气状况不佳、部分地区出苗缓慢等问题,需关注后续产区天气与生长进展。
上海到美国的集装箱船再现“一舱难求”的“爆舱”盛况,订单已排到6月份。面对美企“抢购潮”,上海的港口、货代及外贸企业却显得从容冷静,其底气在于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让上海企业选择专心做好自己的事。面对激增的需求,上海港正高效运转。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介绍,5月19日至25日这周,上海港美线出口装箱量达5.9万标箱,环比增长49.4%。目前,美线停航的班轮已全部恢复,上海港一周的美线班轮量回到42班的正常水平。货代公司也不慌,“运去哪”美加航线专家雷磊预计,6月上旬,从亚洲到美国的运力将恢复至100%,甚至可能比正常水平还要高。尽管目前6月份运价上涨幅度较大,但考虑到美线运力的逐步回归,以及加班船的投入,实际涨幅可能不会完全加足。(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