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6月23日以色列轰炸伊朗首都埃温监狱前数小时,波斯语社交媒体突然出现神秘帖文,预告袭击并煽动民众“解放囚犯”。爆炸发生后,一段所谓“监狱入口被炸”的视频迅速在X平台和Telegram传播,配文标签竟是波斯语的“#解放埃温”。
这场袭击真实发生,但帖文和视频却是精心设计的骗局。研究人员发现,这是以色列心理战的一部分。在持续12天的冲突中,伊以两国将社交媒体变为数字战场,通过AI生成内容、伪造画面和即时传播,试图左右舆论走向——即便实际导弹交火已造成数百人死亡,并让动荡的中东局势雪上加霜。
信息战(或心理战)虽古已有之,但专家指出,此次伊以冲突的强度与精准度前所未见。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安全研究教授詹姆斯·福雷斯特(James J.F. Forest)表示:“这是影响力战争的新纪元。历史上从未有过能如此大规模传播宣传的技术能力。”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生成式AI的崛起,让国家能实时向民众传递高度逼真的信息。例如,伊朗向数千以色列手机发送希伯来语警报,谎称“武装分子将袭击防空洞”;以色列通过X平台波斯语账号散布AI生成女性配音视频,试图瓦解伊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埃温监狱爆炸视频由以色列背景账号同步推送,随后通过虚假账号网络扩散,触达数百万人。克莱姆森大学法证媒体中心联合主任达伦·林维尔(Darren L. Linvill)称,这展现了“动能战与心理战的精密协同”。
前情报官员戴维·米勒(David Millar)警告:“美军尚未准备好应对本世纪可能成为主流的心理战。”尽管五角大楼2010年就将信息战列为“军事信息支援行动”,但其地位长期被轻视。相比之下,伊朗和以色列的AI加持战术令美国相形见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哈尼·法里德(Hany Farid)指出:“与俄乌冲突早期的粗糙宣传相比,加沙和伊朗的假信息技术已代际跃升。”
以色列假信息监测组织FakeReporter执行董事阿奇亚·沙茨(Achiya Schatz)补充:“伊朗的伪造账号更逼真,希伯来语更地道,内容量更是史无前例。”
6月24日停火协议达成后,一个自称“摩萨德波斯语发言人”的X账号突然出现,向“起义伊朗人”提供资金医疗援助。账号发布以色列伊朗裔记者梅纳什·阿米尔(Menashe Amir)的视频,而阿米尔向《纽约时报》证实,一群疑似摩萨德特工曾上门要求他录制特定内容。
伊朗卫生部甚至专门发布警告,要求民众“勿信摩萨德援助”。与此同时,一段恶搞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加尼为“摩萨德卧底”的AI视频疯传,创作者最终承认“纯属虚构”。但摩萨德账号仍戏谑回应:“加尼真不是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