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开始慢慢影响美国经济,美国6月通胀小幅加速。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2.7%,为2月以来新高,符合市场预期,月率录得0.3%,为1月以来新高,符合市场预期;核心CPI年率仅录得2.9%,为2月以来新高,不及预期的3%,但较上月的2.8%小幅上升,月率录得0.2%,不及市场预期的0.3%。
数据公布后,现货黄金上下巨震,美指短线波幅超20点,上演“天地针”行情。
核心CPI低于预期引发了关于特朗普推出的关税会在多大范围内影响消费者价格的疑问。一些企业通过在征税前囤积库存,或是以降低利润率为代价吸收部分额外成本,从而保护了消费者免受影响。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分析师Elias Haddad称:“关税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仍较为温和,但我们怀疑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并未充分反映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毕竟据有关机构估算,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已从1月的2.4%升至7月14日的20.6%,为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总而言之:美国面临滞胀风险仍是美元的主要拖累因素。”
此外,这一低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让特朗普更加强烈地呼吁美联储降息。尽管一些官员表示愿意在两周后的会议上降息,但政策制定者们对于关税会导致一次性价格冲击,还是更持久的影响仍存在分歧,因此可能会再次维持利率不变,特别是如果7月的通胀数据仍是这一水平,届时美联储要维持现有利率政策就会面临很大压力。
利率期货仍显示本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极小,但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
这份报告出炉之际,正值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再起。特朗普总统向20多个国家发布了新的信函,概述了20%至50%的关税,包括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从墨西哥和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的关税。
他还提议对大多数贸易伙伴征收15%至20%的关税。作为回应,欧盟正忙于谈判,同时准备可能的对策。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称:“6月的通胀数据可能会让美联储官员继续保持谨慎,那些曾预测关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引发更显著价格压力的政策制定者,在看到6月的数据后,可能不会有太多理由改变这一观点——尤其是如果零售商尽可能推迟调整价格的话。”
Timiraos指出“6月的数据只会让即将公布的7月和8月数据显得更加重要。同样,那些认为关税不会引发显著通胀(因为企业定价能力不足以支撑通胀上升)的政策制定者,在看到周二的报告后,也几乎没有理由改变自己的看法。”
近几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与春季相比,美联储降息的门槛可能略有降低。这一转变反映出一种评估:通胀风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因此其影响也会相对较弱。如果美联储维持“通胀加速不会过于剧烈”的预期,那么基于劳动力市场走软或通胀数据好转等情况,鲍威尔可能最早在9月为降息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