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而言,至少在言辞上,双方对这项向欧洲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的贸易协议达成了一致。
特朗普宣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协议”,冯德莱恩也附和称“这是一项重大协议”。然而,尽管最坏的情况得以避免,且最终关税水平既低于4月2日最初威胁的20%,也低于近期致欧盟信函中警告的30%,但并非所有评论人士都对此感到兴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激烈批评这是“错失的良机”,也是欧盟的失败。
他在X平台上发文痛惜:“我们竟软弱到只能指望这种结果吗?”比利时前首相、欧洲国际运动现任主席居伊·伏思达(Guy Verhofstadt)的谴责更为尖锐,他在X平台上称该协议“令人愤慨”且“谈判糟糕”,“美国未作出任何让步”。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Francois Bayrou)称之为“黑暗的一天”——自由人民的联盟竟同意“屈服”。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协议是对地缘政治现实的承认。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指出,这仅仅反映出欧盟比美国更需要对方。当欧盟需要武器保卫乌克兰并维护欧洲防务韧性时,贸易战升级并非可行选项。
以“市场货币主义者”为笔名撰写博客的经济学家拉斯·克里斯滕森(Lars Christensen)认为,这应被视为欧盟的胜利,因为欧盟消费者将享受美国商品的零关税。他提到,欧盟汽车关税将从27.5%几乎减半至15%。他将贸易视为“正和博弈,而非零和竞争”,并强调“买单的其实是美国消费者”。
从欧洲股市周一的积极反应来看,市场和共识似乎更认同贝伦伯格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的评估:“本来可能更糟。”他认为,该消息对股市略微利好,且基本符合上周三流传的条款及与日本签署的协议。美国股指期货同样上涨。
施米丁测算,上周末在苏格兰达成但未最终敲定的协议,将美国对欧盟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从4.8%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他相信,此举虽会拖累欧元区增长预测0.3个百分点,但消除了欧洲经济的关键风险。
德国的财政刺激足以抵消这一逆风,因此他预计在2025年第二、三季度平淡增长后,该地区将从第四季度重获强劲动力。
然而,施米丁警告称,尽管特朗普可能将协议包装为美国的重大胜利,但其外贸政策将对美国造成持久伤害。
他预计到2025年底,通胀将因该协议攀升至3.9%。基金经理鲁奇尔·夏尔马(Ruchir Sharma)指出,欧盟或许能消化关税带来的20%额外成本,但剩余部分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施米丁还认为,关税将保护美国低效生产商。结合限制性移民政策,这将导致资本错配,逐步迫使美国趋势增长率从2%降至1.5%。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可能从当前策略的所谓成功中受到鼓舞,进而提出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