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麦:净销量73.78万吨(2025/26年度),环比增长25%,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35-60万吨。尼日利亚(18.59万吨)、孟加拉(16.5万吨)为主要买家。
2. 玉米:当季(2024/25年度)净销售17.04万吨,环比腰斩且低于预期的20-40万吨;但新季(2025/26年度)预售量高达316.32万吨,远超预期的130-250万吨,显示远期需求旺盛。
3. 大豆:当季净销售46.78万吨,环比大增71%,远超预期的10-30万吨;新季预售54.5万吨亦高于预期的20-50万吨。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进口激增。
4. 豆粕:净销售16.94万吨(当季)和11.24万吨(新季),均符合市场预期(5-20万吨)。
1. 小麦出口强势突破
本周小麦销售数据超出预期上限23%,主要受非洲(尼日利亚)和亚洲(孟加拉、菲律宾)需求推动。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进口量达10.59万吨,反映北美供应链整合加速。分析师指出,黑海地区运输受限可能促使买家转向美国货源。
2. 玉米"近弱远强"分化明显
当季玉米销售疲软(仅完成预期下限的43%),主要因未知目的地取消49.17万吨订单;但新季预售量创下316万吨的亮眼成绩,墨西哥(40.8万吨)、韩国(40.2万吨)的大单锁定,暗示市场对2025年南美收成存在担忧。
3. 大豆出口超预期
当季大豆销售同比激增,欧洲成为意外亮点:荷兰(11.97万吨)、德国(7.56万吨)进口量骤增,可能与欧盟生物燃料政策调整有关。值得关注的是,埃及通过"阿尔及利亚转口"购入5.9万吨,反映北非地区供应紧张。
• 荷兰7月24日当周7.56万吨大豆出口数据修正为德国,提示跨境物流统计存在误差风险;
• 日本误报的3.17万吨豆粕出口被撤销,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补仓需求。
2025/26年度陆地棉预售10.93万包,越南(5.34万包)和秘鲁(2.03万包)领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仅购入2300包皮马棉,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
市场分析师表示:"小麦数据的超预期可能引发CBOT盘面短期冲高,但需警惕俄罗斯低价小麦的压制作用。玉米远期合约的强势预售,或推动12月合约突破500美分/蒲式耳关键位。" 关注8月USDA报告对美国大豆、玉米单产的进一步调整。
(注:1美吨=0.907公吨;1包棉花=480磅)
(以上内容由AI结合USDA官网数据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