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红枣期货主力2601合约单日涨幅一度超4%,截至早盘收盘,报11665元/吨,涨幅为3.14%,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现货市场同步走强,分析师称供应端收缩预期,带动盘面阶段性冲高。质量端仍待坐果后期验证,若后续病虫害加重或天气条件不佳可能造成优果率下降。
减产已成定局,但程度存争议,永安期货研报指出,2025/26年度新疆灰枣产量预计为51-57万吨,较2024年丰产的75万吨下降24%-32%,但减产幅度显著低于2023/24难度(35万吨)的水平,且较近年产量中位类亦仅有小幅下滑。产量最终落点将取决于三茬坐果补充情况,若三茬坐果顺利,总产量有望小幅突破57万吨上限,若三茬遭遇自然落果等问题,则可能向51万吨下限靠拢。
不同产区因受天气、坐果节奏及管理差异影响,产量表现分化明显,预期如下:
(一)坐果节奏:本作季枣农普遍采取“弃一保二"策略,一茬坐果不佳已成定局,二茬、三茬补量成为产量关键。目前阿克苏、麦盖提部分区域二茬表现较好,图木舒克二茬补量不足,需依赖三茬挽救。
(二)气候与灾害:阿克苏北部受沙尘影响,图木舒克面临自然落果风险,麦盖提部分区域因光照不均导致坐果差异,阿拉尔市近期存在大风天气,可能会加剧自然落果的情况。后期天气对三茬坐果的影响需持续关注
(三)种植面积:各产区种植面积整体稳定,无明显减少趋势,对产量的拖累作用有限。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第32周36家红枣样本点物理库存在9784吨,较上周减少255吨,环比减少2.54%,同比增加72.62%。市场购销氛围改善,去库存进程良好。南华期货提到,上周五广州如意坊市场到货2车,河北崔尔庄市场到货10车,下游客商按需拿货,成交一般,现货价格小幅上调,随着中秋节逐渐临近,关注下游备货情况。据统计,截至8月7日,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9784吨,周环比减少255吨,同比增加72.62%。
多头认为,2025/26作季“正常年份偏小年"的减产格局已明确,尽管减产幅度不及极端年份,但供应端收缩的预期为其提供支撑。尤其质量端仍待坐果后期验证,若后续出现品质下滑(如病虫書、天气影响导致优果率下降),可能会带动盘面阶段性冲中高。而空头则牢牢把握高结转库存与货源转移的现实压力,去年高产积累的高库存尚未有效消化,叠加疆内货源持续向内地转移、沧州冷库高使用率,意味着短期内市场实际可流通货源充足库存去化压力对价格形成强压制。我们认为,关注坐果后期质量明朗或库存消化出现实质性突破,交易方向才可能进一步清晰。长期来看,直至9月红枣下树期之前,新作季红枣情况依旧难以得出定论,短期内盘面交易产区天气对当季红枣坐果影响的预期为主,整体格局不会发生过大变动,红枣合约有望维持震荡为主的格局。下树期,若产量低于预期且质量总体偏差,好货收购价格提升,盘面有望跟涨至年底春节备货结束,随后逐渐回归,若三四茬补量情况较好,当前作季产量质量无异动,在下游维持近几年按需采购的格局下,伴随"旺季不旺"的现象延续,远目依旧将以偏空思路对待为主。
新季作物处于坐果关键期,市场聚焦产区天气,未来几天新疆最高气温再度较高,持续关注新作生产情况。Mysteel结合各产区情况对标2022年度正常年份产量来看,初步估算产量较2022年度下降5-10%,较2024年度下降20-25%,预估新季产量在56-62万吨,新作预期减产,但是减产幅度不及2023年绝对小年幅度。总体来说,购销氛围回暖,且预期新作减产,支撑红枣期货价格上行,持续关注新作生产。操作上,建议逢低短多交易,注意控制风险。
近期产区天气变化较快,新季产量同比有所下滑,且随着节日旺季逐渐临近,红枣价格走势偏强,但当前产量降幅尚难确定,谨防追高。
本周新疆主产区气温适宜,从实地调研来看,7月上旬的温度下降及降雨二三茬花坐果较好,生理落果尚未结束,近日阿克苏、阿拉尔地区大风天气,少量枣园处于风口造成部分落果,往年同期均有大风天气出现,关注降雨及天气变化。目前市场多空矛盾较大,行情一段时间内出现暴涨暴跌的波动,不利于普通投资者参与,建议除产业套保外多观望,等待11月下树后再重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