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盘,焦煤主力合约开盘下跌,收回周五夜盘部分涨幅;但随后在盘中直线拉涨,强势站上1200关口,涨幅超7%。
焦煤期货盯盘神器-订单流功能(点击链接了解)提示,从5分钟图来看,焦煤主力合约在10:35形成新的堆积带;而资金炸弹功能也提醒,焦煤主力合约在10:33引爆资金炸弹,主买资金占比超56%,成交额超60亿元;结合指标共振功能来看,从1小时图来看,焦煤主力合约下方有多个技术指标提供支撑,关注后续行情延续性。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重要信号,明确表示当前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风险平衡点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同时对降息持开放态度。这一表态显著提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为包括黑色系在内的大宗商品提供宏观支撑。
国内政策层面,市场高度关注的“118号文件”暂未对煤矿生产形成实质性影响。据东证期货调研显示,该文件目前处于产量上报阶段,各煤炭生产集团按要求报送年度及当前产量计划,尚未引发大规模停产或减产。对于“9.3阅兵”活动,其对煤矿生产影响主要体现在火工品供应管理环节,但由于煤矿企业普遍保有火工品库存,实际生产受影响程度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惯例显示国庆节前将迎来专项安全检查,预计会对煤矿生产活动形成一定制约。此外,关于霍州煤电的“276工作日”制度目前仅涉及该集团部分煤矿,且根据煤矿类型分别实施地面276和井下276,其主要目的在于降本增效,未出现范围扩大迹象。整体来看,当前限产文件对生产影响有限,调研样本煤矿开工率已恢复至前期高点的70%-80%。
从供应端看,炼焦煤生产呈现稳步恢复态势。Mysteel数据显示,上周523家炼焦煤矿山样本核定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2%,原煤日均产量环比增加3.3万吨至191.2万吨,精煤日均产量环比增加0.7万吨至77.1万吨。尽管铁水产量仍处高位,但下游采购节奏放缓导致库存结构出现分化:
煤矿端库存显著累积:煤矿炼焦煤库存环比大增6.95%至275.6万吨,创一个月内新高,同比降幅快速收窄至11%;港口库存亦小幅增加。
中间环节库存分化:独立焦企炼焦煤库存环比减少1.07%至966.41万吨,连续第三周下降;钢厂炼焦煤库存则小幅增加6.51万吨至812.31万吨,创逾半年高位。
综合库存温和回升:炼焦煤综合库存回升至2504.77万吨,同比去年仍减少6.17%,显示库存水平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进口方面,随着6月后期焦煤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进口利润改善,7月焦煤进口量环比增加51.5万吨(增幅6%),其中俄罗斯和蒙古进口量均呈增长态势。尽管同比仍减少11%,但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进口补充作用逐步显现。
焦炭市场迎来实质性利好,8月22日山东、河北主流钢厂同步上调焦炭采购价格,湿熄焦炭涨幅50元/吨,干熄焦炭涨幅55元/吨,标志着焦炭第七轮提涨正式落地。这一调价动作反映出当前焦炭供需矛盾的阶段性紧张。
从生产与库存数据看,独立焦企盈利微增带动开工率有所提升,但下游采购以按需为主,库存结构呈现“焦企累库、钢厂去库、港口小幅下降”特征:钢厂焦炭库存减少0.21万吨至609.59万吨;焦企焦炭库存增长近3%至64.37万吨;港口进口焦炭库存小降1.09万吨至268.62万吨。受此影响,焦炭综合库存较上周增加0.56万吨至942.58万吨,自年内新低出现反弹迹象。
钢厂生产方面,上周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微升至90.25%(环比+0.03%),日均铁水产量增加0.09万吨至240.75万吨,维持高位运行。但钢厂盈利率环比减少0.86个百分点至64.94%,显示成本压力有所上升。
对于后市走向,多家机构认为焦煤焦炭市场将呈现“供需紧平衡下的震荡偏强”格局,但需警惕政策调控与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东证期货指出,目前限产文件对生产影响有限,煤矿开工率缓慢恢复中。需求端虽担忧外需走弱,但预计下半年铁水重心回落幅度有限。综合判断焦煤价格年内低点或已现,前期低点支撑性较强。
广州期货分析认为,焦煤市场驱动正从“供给端主导”转向“供应+需求双驱动”。尽管“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但前期淡季补库已消耗部分需求潜力,下游补库和投机需求空间有限。不过铁水维持240万吨附近高位对原料需求形成稳定支撑,且焦煤总库存压力不大,市场仍具上行动能。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7月炼焦煤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指出,7月炼焦煤期现货价格自底部共振反弹,呈现“期货领涨现货、现货领涨长协、炼焦煤领涨钢焦矿;生产端库存下降;市场信心趋稳”的“三领涨一降一稳”特征。对于8月市场,协会认为供应变化、刚性需求、投机补库和政策情绪热度仍在,多维驱动下仍有阶段性向上行情,但价格上涨高度将受复产煤矿、进口补充及需求实质性好转程度限制,反弹力度和持续性需政策精心呵护。
国贸期货则强调黑色板块近期走势偏震荡,需重点关注焦煤情绪变化。在美联储偏鸽态度与国内“反内卷”政策延续背景下,若后续政策继续在钢铁板块发力,其趋势性影响可能大于价格本身。同时需警惕国庆节前安全检查对供应的潜在制约,以及钢材库存累积对原料需求的传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