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纯苯产业链价格先高后低, 2025年开年,纯苯在地炼降负荷消息刺激下,迎来了开门红。随后在欧美价格下挫,原油高位回落等一系列消息刺激下,纯苯价格开始高位走低。自2月份价格开始走低以来,纯苯价格在进口居高不下、下游库存连创新高的压制下,再无反弹之力。由过去五年的相对高位价格,跌至目前过去五年的历史低位。
2025年纯苯单从价格部分来看, 1-2月中旬上涨,2月中旬至5月初震荡下跌,5月至9月震荡整理。2025年纯苯1-9月均价为6459,较2024年均价8308元/吨下跌1849元/吨,跌幅22.26%。年内最高价7790元/吨在2月12日出现,最低价是5月6日的5565元/吨。
第一阶段(1月-2月12日)纯苯价格震荡上涨。其中最高值达到了7790元/吨,较2024年年底7175元/吨上涨615元/吨,涨幅8.57%。1月初原油震荡走高,但纯苯华东主港到货集中,下游亏损加剧,采购意向一般,主港库存累库至年内高点21万吨,施压国内市场心态,纯苯价格区间震荡,波动幅度有限。随着月中主港因天气原因,部分到货推迟,以及汇率走高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下游开始积极备货,华东主港开始提前去库,纯苯基本面好转后跟随原油持续上涨。下旬原油高位回落,但基于纯苯继续去库,且速度加快,后续到货亦是寥寥无几,而春节前下游备货情绪仍高涨背景下,纯苯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2月初春节过后,地炼部分降负荷、停车,加上加氢苯亏损,行业开工负荷偏低,天气寒冷,跨地区运输仍需保温罐车,运力未能及时恢复,导致北方缺货,带动市场价格积极走高。
第二阶段(2月13日-5月6日)随着纯苯价格走高后,下游跟涨乏力,终端复工不及往年同期,价格传导阻力较大,部分北方下游传出检修计划。叠加亚美套利窗口持续关闭,主港库存下降幅度不及预期。另外华南地区内贸货的抵港以及去往山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缺货程度,之后南北套利关闭,叠加下游苯乙烯检修增多,二级下游库存高企,市场价格开始高位走低。
第三阶段(5月7日-6月23日)宏观转暖,加之中东地缘冲突不断,原油价格偏强运行。关税问题取得一定进展,市场心态预期转好,叠加苯乙烯港口库存低位,出现逼空行情,带动纯苯现货及远月纸货价格走高。买涨不买跌气氛带动下,下游补库积极性走高。但随着欧佩克计划7月继续增产的消息刺激,市场叠加供需面弱势,下游接单情况偏差,纯苯价格再度高位走低。进入6月份,暂无新增利空消息背景下,纯苯绝对值跌至5800-5900元/吨,继续下跌空间有限,市场多空博弈,价格区间盘整。6月中旬,伊以冲突带动油价接连走高,基本面驱动减退,纯苯顺势跟涨,一度上涨至6400-6500元/吨。
第四阶段(6月24日-9月25日)随着伊以冲突结束,原油高位回落,纯苯跟随走低,且价格交易逻辑再度转回基本面。华东主港到货集中,且后续仍有集中到货预期下,持货商逢高出货增多,主营炼厂挂牌价亦顺势调整,产业悲观心态笼罩下,价格持续偏弱。随后在反内卷及终端订单不足的多空博弈下,市场上下调整,但幅度相对有限,基本围绕在5800-6000元/吨,上下两难。
从过去三年情况来看,2023年纯苯下游综合毛利405元/吨,下游加权开工72%,而这一组数据2024年出现一些变化,下游综合毛利有正转负,2024年综合毛利为-87元/吨,开工73%。到了2025年该局面进一步加剧,下游综合毛利下降至-260元/吨,而下游综合开工上升到了78%的高位。伴随着下游的高开工,而往终端传导阻力大的问题,积累到2月中旬开始形成负反馈——下游产品库存高,终端订单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部分下游开始降负荷运行,1月份下游综合毛利-304元/吨,2月至-286元/吨。下游综合开工1月79%,2月上升至80%。到3月份负反馈升温,下游综合开工下降至78%,但下游开工的下降,并未带来毛利的改善,下游综合毛利3月进一步扩大至307元/吨。国内供需矛盾开始凸显,且短期并未得到改善。而且由于原料纯苯的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终端买气严重受挫,纯苯一级二级下游的产品销售难度进一步加大,各环节库存高企,限产并不为保价,而仅是为了各环节库存的压力释放。到了5-6月份,随着4-5月低开工的积累效应,下游综合毛利得以修复,由亏损转为盈利,但也只有40-50元/吨的盈利能力。随着7-8月份下游综合开工再度回升至81%附近,下游再度进入亏损状态,甚至亏损扩大至450-490元/吨。
2022年和2023年由于调油需求火爆,导致甲苯价格高企,美国多套歧化装置关停。2024年随着调油需求的降温,甲苯歧化装置的生产利润陆续修复,甲苯歧化装置于下半年重启,这直接导致2025年美国本土纯苯供应量增加,预计月增加5万吨附近。
虽然1-2月美国炼厂检修,导致纯苯存在一定缺口。但由于荷兰Covestro苯乙烯装置2024年12月初听闻装置停工,重启时间待定;荷兰壳牌45万吨/年苯乙烯装置2月底停车,重启时间待定,另外POSM经济效益不佳,导致开工负荷相对偏低,从供应端来看,欧洲催化重整及乙烯裂解经济效益尚可,加上6月份英力士在欧洲的酚酮装置长期关停,导致欧洲纯苯整体供应充足。欧洲的纯苯富余量持续出口至美国,导致美国缺口快速补充,而从亚洲进口纯苯的需求下降。亚洲纯苯出口压力转向中国,1-8月数据来看,亚洲出口至中国大陆的比例达到了92.34%,远高于24年的71.23%。
2025年1-8月纯苯进口367.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6.90%,平均月进口量46万吨,而2024年月均进口量仅有35.94万吨。进口量的增加,并没有体现在华东主港库存上,华东主港库存2025年1月初在21万吨,截至9月24日,华东主港库存不升反降至11.6万吨。进口多,主港库存低,考虑到液体化工品的储存难度,可以推断:下游原料库存高位。
从国内情况来看,四季度炼厂检修较少,且前期新投产装置陆续提负荷后,国内炼厂开工负荷率走高,产量增加。
再看进口方面,欧洲纯苯需求减少短期难有转变,近期部分欧洲货源成交,预计12月抵达国内。美国自身结构依旧偏弱,因此未来韩国出口至美国的通道仍难打开。
下游需求方面,苯乙烯目前库存高位,基本处于过去五年的高位,而伴随着进入冬季,苯乙烯下游3S开工季节性走低,对苯乙烯而言挑战巨大。己内酰胺行业来看,目前苯己差基本围绕在2400-2500元/吨,亏损严重,且PA6库存高企难降,行业压力依旧偏大。
综合来看,2025年临近尾声,纯苯下游及终端压力仍存,能否支撑当前苯价,需关注宏观利好消息的释放及终端去库节奏。四季度若宏观无明确利好政策支撑,纯苯仍存下行空间,预计10月-12月均价围绕在5700-585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