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根据高盛9月30日发布在官网的文章,该行研究部重申金价到2026年中期将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的预测。这一预测的支撑来自核心买家群体的新增需求——正是这些买家推动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黄金价格已上涨近48%,有望连续第三年录得两位数涨幅。
高盛研究部分析师莉娜·托马斯(Lina Thomas)在团队报告中写道,预计到明年年中,金价将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这一预测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各国央行强劲的结构性需求,以及美联储的宽松政策(这将提振黄金ETF的需求)。
根据高盛研究部的划分,黄金买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坚定买家”,这类买家会基于对经济的判断或避险需求,无视金价波动持续买入黄金,包括各国央行、黄金ETF以及投机者。他们由投资逻辑驱动的资金流向,决定了金价的整体走势。
一个经验法则是:这类“坚定买家”每净买入100吨黄金,金价就会相应上涨1.7%。
第二类是“投机型买家”,例如新兴市场的家庭投资者,他们会在认为“价格合适”时才入场。在金价下跌时,他们可能为价格提供支撑;而在金价上涨时,他们则可能成为上涨阻力。
高盛研究部对各国央行黄金交易活动的实时预测显示,7月各国央行的购金量低于今年月均水平。今年以来,各国央行月均购金64吨,低于高盛研究部此前预测的月均80吨。
托马斯解释道:“这符合季节性规律——央行购金通常在夏季放缓,从9月开始重新加速。”
她补充称:“但这种季节性规律,反而支撑了我们对央行购金趋势的原有判断(即长期向上)。”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以来,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购金节奏已加快约5倍。托马斯在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这是外汇储备管理行为的结构性转变,短期内预计不会逆转。我们的基准假设是,官方部门(央行)的购金趋势将再持续三年。”
托马斯指出:“我们的核心逻辑是,与发达市场央行相比,新兴市场央行的黄金配置比例仍显著偏低。作为更广泛资产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它们正逐步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占比。”
例如,高盛研究部估算,中国央行的黄金持仓占其外汇储备不到10%,而美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的这一比例约为70%。
托马斯补充称,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近期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约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黄金持有量将增加,没有任何一家央行预期会减少。
与此同时,43%的受访央行计划增加自身的黄金持有量,这一比例创下2018年该调查启动以来的最高纪录。所有受访央行均无减少黄金持有的计划。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等大型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的投机持仓,显示出对黄金明显的看涨倾向。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期货和期权市场,黄金净多头头寸(看多合约减去看空合约)处于2014年以来的第73个百分位——这意味着当前投机者的看多仓位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他们正通过增加多头头寸押注金价上涨。
高盛研究部认为,金价超预期上涨的风险,要大于低于预期的风险。不过托马斯也指出,看多仓位的增加(即押注金价上涨的头寸增多)“可能引发短期回调风险”,因为从长期来看,投机者的黄金净持仓往往会向均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