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金十期货APP独家整理的多家期货公司研报观点,仅供参考
交易逻辑:行业处于去库周期,基本面边际变化有限。当前市场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特征:盘面交易远期需求向好及供需偏紧预期,情绪高涨;但现货端成交清淡,下游对高升水接受度低,升贴水持续走弱。
风险因素:Q1传统淡季需求转弱,导致去库速度放缓甚至累库;现货高价抑制下游采购,倒逼价格回调;盘面交易逻辑从“预期”切换回“现实”。
关注事件:周度库存去化速率;下游排产计划与实际补库意愿;现货升贴水变化;一季度订单指引。
交易逻辑:市场炒作情绪降温,盘面从高位回落。基本面现实仍为“供需双弱”;多晶硅下游需求疲软,高库存压力难解。当前交易核心在于“供给侧扰动预期”:有机硅行业会议确立减产目标,强化“反内卷”预期;北方进入采暖季,雾霾天气可能引发环保停产。政策预期在价格下沿形成强支撑,但上涨需等待实质性去库或收储落地。
风险因素:有机硅减产落地不及预期;北方雾霾天气对实际产量的影响幅度;光伏终端装机需求持续低迷;套保盘压力增加。
关注事件:有机硅厂12月减产实际执行力度;多晶硅收储平台落地节点;西北地区环保政策与天气变化;现货库存去化速度。
交易逻辑:高低硫基本面出现分化。高硫(FU)方面,中东炼厂检修结束,供应回归预期明确,叠加发电及船燃需求淡季,现货升贴水维持低位,基本面承压。低硫(LU)方面,短期受海外(巴西、日本)检修及欧洲裂解高位影响,外盘走强带动国内盘面;且国内主营配额向成品油倾斜,供应端有支撑。但中期来看,随着11月下旬海外炼厂回归,若外盘价格回落打开内外套利窗口,低价货源内流将压制国内LU价格。
风险因素:海外炼厂复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内外套利窗口开启导致进口量激增;暖冬导致取暖油替代需求不及预期。
关注事件:新加坡库存变化;东西方套利窗口开启情况;中东及西非发货量;国内配额实际执行进度。
交易逻辑:地缘溢价消退与供需宽松共振。宏观层面,市场交易俄乌冲突缓和预期,担忧俄油出口量增加加剧供应过剩。基本面端,EIA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去库,但汽油库存大幅累积,暗示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尽管OPEC+维持减产配额,但全球宏观经济放缓及非OPEC产量的增长,使得油价整体重心向下。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局势突发升级(如俄乌、中东);OPEC+意外深化减产;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极端天气影响北美原油产量。
关注事件:俄乌局势进展及相关谈判;OPEC+产量会议;EIA/API库存数据;主要经济体PMI数据。
交易逻辑:现实端,沿海库存持续累积至历史高位(167.4万吨),加上进口到港量维持高位(约74万吨)及国内高开工率,供应压力显著。需求端,MTO开工率环比下滑,传统下游负荷涨跌互现,去库驱动不足。盘面支撑主要来自供应端缩量预期:伊朗装置预计11月底陆续限气,以及部分国内装置重启推迟,短期在“高库存”与“限气预期”博弈下。
风险因素:伊朗限气力度不及预期;国内装置意外停车或重启加速;MTO利润修复引发需求反弹;宏观情绪转暖。
关注事件:伊朗天然气供应及装置停车公告;沿海港口去库节奏;MTO装置检修计划;煤炭价格波动。
交易逻辑:目前处于存量消化期。供给端冷修增加(日融降至15.7万吨),四季度旺季去库驱动尚在,但终端接货意愿不强,现货价格松动。盘面博弈核心在于“供给收缩”与“需求证伪”。
风险因素:房地产保交楼进度不及预期;浮法玻璃冷修量不及预期;纯碱新增产能投放冲击;光伏玻璃点火节奏。
关注事件:玻璃产销率及深加工订单;纯碱厂家库存转移情况;碱厂检修计划;宏观地产政策落地情况。
交易逻辑:一方面,尽管钢厂盈利率下滑,但尚未触及大规模减产阈值,铁水产量维持高位保证刚需;另一方面,港口总库存虽高,但可流通的主流现货资源紧缺,支撑近月基差。然而,远期面临成材淡季需求回落及矿山发运冲量的双重压力。除非钢厂出现实质性减产,否则“高成本、弱成材”与“高铁水、紧流通”的僵局将维持震荡格局,月差走扩是主要方向。
风险因素:钢厂亏损扩大引发大规模负反馈(减产);宏观刺激政策超预期落地;海外矿山发运受天气/事故扰动。
关注事件:铁水产量周度变化;港口可贸易资源占比;钢厂盈利率与检修计划;房地产及基建端实际需求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