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重要的猪肉生产和贸易大国。美国的生猪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世纪美国生猪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正好也是美国生猪期货推出并且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生猪期货的推出,以及后来的合约修改,满足了当时行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企业可以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控制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美国生猪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对冲猪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一、美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程
①美国的猪期货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冷冻猪腩期货——活猪期货——瘦肉猪期货,交割方式也由实物交割逐步发展为现金交割。1961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冷冻猪腩期货合约,以实物形式进行交割。1966年活猪期货合约上市交易。
②1996年,活猪期货合约改为瘦肉猪期货合约,交割标的由活猪改为瘦肉猪酮体。1970-1979年美国猪肉批发商利用生猪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果发现,美国生猪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高度相关,生猪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得到较大程度体现。2011年,终止冷冻猪腩期货和期权交易。
③美国生猪产量排名世界第三
二、CME瘦肉猪期货
美国瘦肉猪期货以“瘦肉猪指数”为基准,进行现金交割,交易单位为40000磅生猪酮体,约等于18吨。报价单位为美分/磅,合约月份为2、4、5、6、7、8、10、12月。美国生猪产业高度参与瘦肉猪期货市场。瘦肉猪期货持仓量较大,日均持仓量高达8万手,属于较为活跃的期货品种。根据CFTC持仓报告,参与的大型企业账户达100多个。从生猪现货贸易额与瘦肉猪期货的交易额之比看,期货交易额一般是现货交易的10-20倍。目前CME的瘦肉猪期货成交量排在CME上市交易的畜产品中第二位,仅次于活牛。
三、风险管理之王——生猪价格保险
1、美国的生猪企业能够用于猪价风险管理的工具,除了瘦肉猪、玉米、豆粕等大宗商品的期货、期权工具外,还有价格保险。2002年,美国联邦农业保险公司FCIC推出了两款畜牧保险产品:畜牧价格保险(Livestock Risk Protection, LRP) 和畜牧收益保险(LivestockGross Margin, LGM),前者直接保障价格,后者则是保障养殖利润,生猪价格保险正式诞生。
2、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瘦肉猪(Lean-hog)合约的期货价格、固定膘重比(0.74)和选定的保障水平(a)计算得到投保的LRP保险合同的保障价格:
①保障价格=保障水平a×CME瘦肉猪期货价格×0.74
在保险到期日,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保障价格,则猪场可以获得相应赔付,以弥补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②保障收益=(瘦肉猪期货价格×0.74×2.6-饲料成本)×投保头数
0.74为膘重比,2.6为生猪出栏体重260磅/头。猪价仍使用CME瘦肉猪期货价格,饲料价格使用CBOT玉米、豆粕期货价格,玉米豆粕配比为3:1。每个月根据期货价格计算是否需要赔付,依据赔付金额,保险到期时统一支付赔款。
四、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情况
中国成为2020年美国最大的猪肉出口市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曾表示, 2020年我们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量是持续增加的。原来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今年中国自美的猪肉进口量大概占了美国出口量的30%,我国成为2020年美国最大的猪肉出口市场。
1、朱增勇认为,最近我国对于美国猪肉的进口需求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带动作用,一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所刺激的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二是自9月起德国发生的野猪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德国停止对华出口猪肉及其产品,受此影响,从德进口猪肉的份额就相对应地转移到美国等猪肉出口国。在2018年,德国是中国最大的冷冻猪肉供应国,占比19.1%。此前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我国生猪产业受挫严重。今年以来,我国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
2、针对猪价,朱增勇认为进口猪肉对于国内的猪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国内的供给恢复情况。
(文章内容整理自国投安信期货、芝华数据、USDA、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