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OPEC月会前仍是周度级别震荡
观点及建议:
昨夜,内外盘油价大幅下跌,WTI 再次跌破 87 美元/桶,内外盘油价月差继续走弱。昨夜大类资产继续共振下跌,有色、海外股市均迎来大幅下跌,市场依旧忌惮美联储在 9 月 75BP 的加息预期,以及高通胀数据下未来经济的下行风险。此外,海外成品油(尤其是汽油)裂解价差的走弱以及原油库存的累积也依旧削弱着 OPEC 或收紧供应的利好。
我们认为,无论伊核协议谈判最终是否完成,OPEC 上周开始的对供应端的预期管理或将在中期内支撑油价,与伊朗原油回归和美联储加息预期下的利空长期形成对抗。从全球原油市场来看,在外盘两油自 6 月中旬大跌 30 美元/桶后,市场空头情绪有所弱化,多空双方在当前位置博弈加大。一方面,市场仍然忌惮海外央行加息周期下的商品下行风险。尤其在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给出鹰派表态后,这一下行风险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市场担忧 OPEC 收紧供应延缓库存上行,毕竟低库存格局下油价重心长期大幅回落概率较低。
因此,未来油价运行驱动将从三季度中上旬单纯基于海外央行紧缩、主要经济体衰退等宏观利空预期切换至宏观利空与OPEC供应削减预期的对抗,波动率或大幅提升。仅就三季度剩余时间而言,撇开海外央行加息路径和 OPEC 在供应端的不确定性,主观上我们观点为三季度下行风险依旧存在,仍需警惕油价在正式筑底过程中的下行风险。
核心逻辑在于:第一,在海外通胀筑顶阶段油价下行风险往往大于上行风险;第二,全球范围内来看,原油自身供需面的边际恶化仍在持续;第三,美元暂时偏强。但如果OPEC如其所言开启供应端的收紧,油价不排除结束 6 月以来的下行提前开启反转,这也是近期最大的上行风险。
建议持续关注9月5日OPEC月会以及9月13日即将公布的美国8月CPI数据。因此,在9月5日OPEC会议前,油价或仍以震荡为主。在外盘两油连续三日累计大跌10美元/桶后,日内反弹概率较大。
对于过去一周能源市场关注的海外天然气价格飙涨问题,我们认为其对油价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美国天然气价格逼近历史高位,带动了近期柴油价格的走强和炼厂综合毛利的回升,短期或间接对油价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天然气价格飙涨下的美欧(尤其是欧洲)能源成本抬升又会显著放大通胀压力,间接诱发市场对海外央行更为激进紧缩政策的预期,从而带动美元的走强、利率的提升和对中长期经济的悲观预期,利空油价。这也是外盘两油过去一周月差小幅走强的原因。
对于此前市场颇为关注的内盘 SC 强势问题,如我们此前所述,估值已经在高位的 SC 过去一周走势逐渐回归与外盘的同步,SC 的月差也持续回落,不宜追多,未来走势或与外盘逐步同步,甚至随着 SC 仓单的注册逐步弱于外盘。
本文观点来自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黄柳楠